為淵驅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光速升遷,大人饒了我吧,為淵驅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如晦騎馬來到順平府,穿過城門入眼的又是另一番景色。
不同於歸德府的貧困、麻木,順平府的百姓眼中有著難言的神采。
街道兩旁並沒有多少乞討的乞丐,反而是巡街的武吏不時穿過。
行人,俠客皆皆秩序井然,路邊的商販個個生意火爆,來往的商人旅客絡繹不絕。
他們可能沒有過上富足的日子,但是一定不會餓死。
李如晦也是尋了一個食攤的攤主詢問:
“老丈,這生意現在如何?”
撈麵的老漢語氣裡帶著喜悅和驕傲:
“以前不怎麼樣,自從錦衣衛把無相幫剿滅了之後,知府老爺整頓府城,減輕了賦稅。每日經過的商販都多了好多。老漢我也沾了光,小攤子的生意好了許多。”
“那好啊,這位知府想必也是仁愛百姓的好官。”
李如晦又交談了兩句就離開了。
前往府衙的路上,他拿出劉瑾給的花名冊,找到了順平知府張經。
去年共計銀兩:三千七百二十四兩。(明朝一個富縣縣令的常例錢就能貪兩千七百兩。)
很巧的是劉瑾手下有一堆專門監察各地的神運算元,遊走各地,根據糧食歲收、商業等級、受災情況和人口數量大致算出某個地方的收入。
這一群人算出來的資料甚至比朝廷的稅課司都要精準。而本質就是幫劉瑾算出能撈多少錢。
這個度他們定的很精妙,將百姓壓榨在馬上要活不下去忍一忍又能活下去的界限。還能讓各地官吏有賺頭。
去年河南給的平均線是:三千七百二十四兩。
超過這個線算優秀,激起民亂自己解決。低於這個線算不合格,京查時會給下下等評價。
而張經正好給的是這個數,不多給一分,不少給一分。
即便是這樣,還能把府衙治理的這麼好,屬實是難得。
李如晦在心中不由對這位知府湧出好奇,能拿出這麼多銀子應該是貪了,可又將府衙治理的這麼好,怎麼看也不像是個貪官奸臣。
或許此人會是推翻劉瑾路上的幫手。
來到府衙大門,門衛早就進去通報了。
李如晦坐在府衙待客廳,只是剛抿了一口茶,人就到了。
來者是個中年男人,身形消瘦,頭戴烏紗,身穿單薄的四品繡雁官袍。面容剛正,不怒自威。
順平知府,張經。
身後跟著一個小官,面容清秀,瘦小的身形都藏在寬大的官袍之中,顯得有些怯懦。
順平府府經歷,李舜臣。
“久仰張世叔大名,今日小侄方才有幸一見。”李如晦微笑見禮。
“哈哈哈!我已經聽聞杜公有個外孫,天資聰慧,少年英才。今日一見當真是如此!”李舜臣開懷大笑。
不用多說,他們已經知道對方是什麼人了。
“且去飲酒。”
餐桌之上,飯菜上齊,並不奢侈,倒也豐盛,雞鴨肉蛋皆有。還有兩壺溫酒。
“不知杜公近來身體如何?”張靜率先開口。
“外公身體依舊硬朗,頓頓還能吃上三大碗米飯。”
“哈哈哈。”
一番閒言敘舊之後,李如晦才道出此次的目的。
“賢侄可自行行事,不用顧及我。”張經目光平靜,他雖然厭惡奸黨,但是為了留有有用之身,只能一樣上交入場費。
他也不願意盤剝百姓,每次只交了定額。滿朝堂都是奸黨的人,無數官員瘋狂撈銀子巴結劉瑾。他這點錢並不起眼,升遷速度依舊是中規中矩。
想進入中樞救濟天下百姓恐怕還要等劉瑾倒臺才行。
李如晦低頭沉思。
這是他來到的第二個府城,第一個府城是個十足十的貪官被下獄論罪,第二個就要給他們傳達別的資訊。不然只會讓這群人搜刮更猖狂,百姓日子會過得更苦。
“世叔,好風憑藉力,送人上青雲。小侄是來送你上青雲的。”
張經愣在原地。
李如晦說完,轉身離開。
走出府門,他掏出賬本,將歸德府的兩萬多兩銀子劃出五千兩到張經名下。
然後,他放出訊息,要上書舉薦張經。
剛剛才得到監察御史下來訊息而手腳慌亂的河南眾多官員又是一驚。
無不在分析這位少年郎給的訊號。
前有歸德府知府因為沒有交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