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姬昌,你去!伯邑考,“???”
小小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姬昌,你去!伯邑考,“???”,開局:忽悠準提接引修煉傳銷大道,小小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一個戰神去對付一個小諸侯,豈不是大材小用?
聞太師堅持請戰道,“陛下,區區袁福通的確不需要老臣出手,但……那袁福通的太爺乃是老臣讓先皇安排去鎮守北海的。”
“現今,袁福通背叛朝廷,老臣難辭其咎。”
“所以懇請陛下恩准老臣戴罪立功!”
帝辛聽後,沉默許久,並未立刻應允,而是將目光投向國師姜塵。
“國師,你意下如何?”
姜塵微微一笑,眼神掃過眾大臣,不經意間在姬昌身上多停留了一秒。
姬昌心有所感,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姜塵說道,“依臣之見,殺雞焉用牛刀?聞太師乃我大商之定海神針,何必親自討伐小小袁福通?”
聞太師頓時焦急了起來,“國師,此事因我而起,還是由我親自出馬,拿下袁福通首級來將功補過吧。”
姜塵笑道,“太師不必多慮,此事與你何干?你當年是派袁福通的太爺爺去鎮守北海,若是他太爺造反,那自然與你有關。”
“可他太爺早已死去多年,而造反的又是袁福通的曾孫,與你何干?”
“太師,本座知道你對大商忠心耿耿,但你也不必把所有罪責都攬在自己身上吧?”
聞仲還想繼續爭取,可姜塵突然沉聲道,“太師,本座說無需你親自出馬,就是無需你親自出馬,怎麼?難道要本座再說一遍嗎?”
姜塵的氣勢陡然一變,整個大殿上下瞬間感受到一股無與倫比的威壓。
聞仲下意識地嚥了口唾沫,心中暗忖,這種威壓,恐怕連老師金靈聖母都難以散發出來吧?
國師絕對是頂尖準聖的實力!
“是……一切聽憑國師安排!”
聞仲拱了拱手,有些不甘心的道。
帝辛又開口問道,“那國師認為,誰去平叛最為妥當?”
姜塵嘴角微微上揚,目光掃過一眾大臣,然後抬起手指,指向前方的一個公侯。
“姬昌,你去!”
姬昌一臉懵逼:“啊?我?!!!”
姜塵,“沒錯,就是你,西伯侯,姬昌!平叛袁福通,就交給你了。”
姬昌不解,問道,“國師,為……為什麼呀?”
姜塵吹了吹指甲,淡淡的道,“不為什麼?若是想要個理由,那就是你西岐離北海近一點,更適合平叛。”
姬昌:“……”
這是什麼理由?
眾大臣也一臉懵逼,這個理由,似乎有點牽強了吧?
雖說西岐的確和北海不遠,但也有不小的距離啊!
若說距離,東邊的東伯侯姜桓楚更近一點吧?
而且東伯侯為四大伯侯之首,武力軍事方面比西岐更強,更為合適出兵平叛袁福通吧?
世人誰不知道,他西伯侯是個文臣,只精通推演之術,不善武力。
西岐民風也比較淳樸,不好鬥。
所以西岐的兵力遠遠不如其他東南北三個伯侯。
此時,國師竟然讓一個最不擅長打仗,武力值最低的王侯大臣去平定叛亂,這是什麼操作?
帝辛也有點坐不住,開口道,“國師,這……這不合適吧?”
姜塵看了一眼帝辛,淡淡的道,“怎麼,陛下是覺得老臣的建議不好?”
帝辛哪敢說不好,他連連搖頭道,“不是,只是覺得西伯侯一個文臣,讓他去平定叛亂,是不是有些過了?”
姜塵笑了笑,“過了?有嗎?數百年前,我可是記得,四大伯侯之中,武力最強的要數西伯侯的先輩。”
“怎麼,姬家傳到如今,還是說連一個小小的袁福通都搞不定?”
“還是說,你西岐如今大力發展農業,導致荒廢了軍事啊?”
“那要不要本座調一些兵馬給西岐啊?”
最後兩句話,姜塵直勾勾的盯著姬昌。
姬昌感受到姜塵銳利的目光,彷彿心中的一切都被他看穿了一般。
姬昌暗暗心道,難道我暗中鼓動袁福通造反的事情被發現了?
不!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他暗中鼓動袁福通謀反,可是策劃了好些年。
做的十分隱蔽,就是伯邑考和姬發都不知道。
國師,不可能知道的。
那他為何執意要讓自己出兵平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