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夫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老熟人,叫姐,匆匆夫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人通透明瞭,有人一知半解,更多人不明所以。

愛濃於是繼續解釋道:“當前市面上所流通的曜變盞,多半是雙掛釉,即在已經成型的油滴盞面上再刷一層人工新增了鉻成分的釉料,使得其呈現出藍色釉面與油滴斑紋錯層的效果。

但這種仿製的曜變盞與古法曜變盞的區別仍舊很大,因為採用了雙掛釉的方式,所以無法做到藍色釉面對於油滴斑的包裹感。

而古法燒製方式中的單掛釉方式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單掛釉?”

參觀者們又開始議論紛紛。

有記者常年追蹤曜變盞的報道,一聽就明白了箇中緣由,搶著問道:“那是否表明,現代燒製技藝之所以無法仿製宋代曜變盞,是因為業內還沒有找到天然含有鉻元素,同時又能在高溫下析出氣化的原礦釉?”

“確切地說是還沒有找到能夠低溫氣化的鉻鐵礦。眾所周知,我國鉻鐵礦的儲備雖然不算多,且大部分都在西部邊遠地區,但分一部分來做盞倒也不足掛齒。

然而鉻單質的熔點在1907c,而沸點則在2679c,且古法建盞燒製時為了保證成品率通常是一器一匣,高溫情況下匣缽內氣壓驟升,會使上述兩點變得更高。

而建盞燒製的溫度最高只達到1300c左右,遠遠到不了鉻單質氣化的程度,說明宋代先民一定找到了一種含有鉻元素又很容易使其氣化的礦物質,這是現代鉻鐵礦所達不到的。”

眾人聽了紛紛咋舌,感嘆古代先民技藝博大精深的同時,也感慨物是人非,連物質的性質都會發生改變,那麼好的技藝沒有得到有效傳承,使得曜變盞這樣兼樸實與華美於一身的巧奪天工之物幾乎成為了絕唱,實在是可惜至極。

與此同時,又有人發出了疑問。

“可是您不是已經燒製出了一隻曜變盞嗎?難道您已經找到了這種礦石?”

聽到這話,眾人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朝陸正平手裡的那隻曜變盞看了過去。

這要是真的,那可是陶瓷界的一件大事,“樓愛濃”三個字,怕是要名垂千古的!

連江生都跟著為之一震,雖然他很快反應過來那應該不是真的,不然愛濃前段時間也不用在老方那裡生死一線了。

愛濃也很快給瞭解釋,有些難為情地道:“不瞞大家說,我的這隻盞,其實也是雙掛釉。”

愛濃這話一出,立時在人群中引起軒然大波。

“雙掛釉?”

有記者立時提出質疑,“不對呀,我也見過許多現代仿製的大師級曜變盞,大都通體透亮,態色均勻,看起來要更絢麗一些,少了許多古樸之意。可是你這隻則是含蓄、溫潤有層次,看起來哪像是現代仿製的,壓根就是那個年代流傳下來的才對。”

“是呀,你這隻藍色釉面對於油滴紋的包裹感是肉眼可見的好,怎麼會是雙掛釉呢?”

下面人群眾說紛紜,愛濃便也不賣關子,耐心給大家講解道:“因為我是柴燒的,火候控制要比電燒更加靈活,所以紋路質感看上去也更好些。”

“柴燒?”

眾人又開始目瞪口呆,有人甚至出奇地興奮。

“剛剛陸大師可是親口說的,要燒出這種效果,對於火候的掌握很重要。如此看來,樓助教該封神才是!”

已經有幾個人近前來觀看這隻盞了,江生也迫不及待地擠了過來,之前隔著玻璃窗看它,只覺得它有某種能夠攝人心魄的致命魅力,如今拿在手上觀看,當真要被攝取了魂魄,覺得它哪哪都好,根本愛不釋手。

難怪古代日本的都護將軍能為它傾國傾城。

江生這邊還沒看過癮,有一人已經將盞奪去,拿在手中對著愛濃說道:“樓助教,先前聽信謠言,以為您是學藝不精才被趕出師門,如今陸老竟然親自為您站臺,可見那些都是謠言。

聽說您即將畢業,王某不才,正好在福建有個窯口,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去我那裡做個首席,為家鄉非遺的傳播做點貢獻?薪水什麼的都好商量呀。”

江生在旁邊嗤之以鼻,心道家鄉的又怎麼樣?

當年她走投無路求告無門時,你們可曾因為她是同鄉,就對她施以援手?

如今她燒出了曜變盞,有了名望,能夠獨當一面了,你倒來獻殷勤讓她去給你打工?

你想得到挺美,天底下還有你這種厚顏無恥之人嗎?

誰知他還來不及出言教訓那姓王的,身後一幫人擠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夫人是個嬌氣包

冰糖甜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