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四兄弟的矛盾,換親賺翻了!我嫁病秧子得誥命,梵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忍了忍就沒說。

不僅秦老二沒有說。

秦老大和秦老三都沒有同媳婦說。

這事兒說出來,礙於孝道也改變不了什麼,只能是多個人憋屈。

反倒秦馳回到屋子。

將此事當成笑話,說給了宋錦聽。

這個還是秦馳知道宋錦手鬆,身上不缺這點銀子,知道了也不會心堵。

“小叔的臉色,那是一個精彩,還有祖父的。”秦馳難得眉目舒展,眼底深藏著幸災樂禍之色。

宋錦其實也不太清楚。

去書院讀書一年的花銷,正常來說該是多少銀子。

正應該不太清楚,所以她問了。

秦馳是個讀書人,對此自然有所瞭然,“實話說,這讀書要花銷很大的,束脩交的銀子是其次,大頭是筆墨紙硯和書籍上,一年怎麼也要花上四五十兩。”

這四五十兩還是節儉的。

富家子弟用上好的筆墨紙硯,花銷又會大上許多。

秦馳心裡估摸了一下秦明松有書城的花銷,“小叔考中了秀才,其實沒有必要非去府城讀書,咱們黟縣就有塔川書院和南湖書院。”

徽州的紫陽書院名氣很大。

很多學子都想去紫陽求學。

但那也是富貴子弟才承受得起花銷,光是束脩每年都要四十兩。即便是如此,憑秦明松的才學,定是能拿到書院的補貼和食宿免費,一年下來節儉點兒,連一百兩都不用。

遇到需要購買的書籍。

實則是可以跟同窗借了來抄的,這樣可以節省下一大筆銀子。

按照秦馳的計算,秦明松的花費比起普通的學子,少說多出了五十兩。

不要說五十兩不算多。

宋錦出手就是幾百上千兩,但是在尋常的農家,五十兩絕對算是一筆鉅款。

尤其這筆銀子當中,還有李氏辛辛苦苦幹繡活賺的,不然,秦馳也不會在父親和兩位叔叔跟前上眼藥。

秦馳眼底露出嘲諷,“我小叔此人呢,打小就沒有替家人考慮過,跟你那個庶妹挺般配的。”

“確實,二人挺般配的。”

宋錦對此話深表贊同。

聞言秦馳側目瞥向身邊眉眼溫柔的女子,好半晌他心情愉悅地勾起了唇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