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裡吹吹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鬼和人工智慧,我是仙,歷史裡吹吹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江,渡口旁邊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雲壁神窟。
“就是此處了。”
和尚站在石窟下,抬頭看著那石像。
窟中昔日的不明石像如今已經有了人人皆知的歸屬,上古神祇雲中君,如今大江兩岸成千上萬人信奉朝拜的神仙。
只見那神像端坐於窟中,靜看風起雲湧,潮起潮落。
拈花僧上前,作揖叩首之後起身。
然後,盯著那神像看了良久良久。
其他和尚也跟著拈花僧一起行禮,之後靜靜地跟著其後沒有說話也沒有動彈,連神態動作都一般無二。
只是突然間,拈花僧卻哈哈大笑了起來,就好像發現了什麼。
“哈哈哈哈哈!”
弟子好奇地互相望了望,然後問道:“師父,為何發笑?”
拈花僧雙手合十,佛珠夾在掌心:“貧僧悟了。”
弟子說:“哦,敢問師父,悟到了什麼?”
和尚說:“看這石像!”
弟子問:“這石像又如何?”
和尚抬著頭,笑著說道。
“來之前,我聽聞種種有關雲中君的傳說,當時就有種猜測。”
“如今來到這裡一看,果不其然。”
眾弟子又仔細打量了一番那石像。
洞窟深且幽暗,尤其是這個時候太陽到了另一頭,石像的面目也模糊不清,甚至分不清是男是女。
眾人依舊不解,等待著拈花僧接著說下去。
拈花僧扭頭看了一眼眾弟子,然後又對那神像作了一揖。
“自古以來。”
“多是我佛門立泥胎石像,道門供奉仙聖多立的是神主牌位。”
“可是伱看這祭拜和供奉雲中君的地方,用的分明就是我佛門的法子。”
弟子說:“可是近些年,南方也多有立神像的習俗,也不足為奇吧!”
拈花僧搖了搖頭:“可是你看這石窟,不知道多少個年頭了,還有這窟中神像,久經風吹雨打,豈是近些年的事情。”
這個年頭,道門供奉仙神,還是那各地族姓中供奉先祖,立的都是神主牌位。
立像的事情,還是近些年隨著佛門漸漸興盛而傳開的。
但是這壁窟,以及裡面的神像有些年頭了,所以乍一聽拈花僧這說法,似乎也有些道理一樣。
見眾弟子在自己點醒之下,一個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拈花僧終於欣慰地點了點頭。
隨後,一口咬定的說道。
“善哉善哉!”
“想必這雲中君定然是我佛門下界的佛陀,為了普度眾生救災救難而來到了這東方。”
那位年長的弟子上前:“定然如此,凡人不識真佛,天長日久,歲月蹉跎,被凡人稱作雲中君。”
拈花僧搖頭:“不是凡人不識得真佛,經中說佛陀有百相,名字容貌皆不過是外相。”
“不論叫何名又是何容貌,皆是佛陀。”
“吾等莫要著相了。”
和尚說完還不算,甚至還舉出了例子。
“雲中君有降龍伏虎之力,我佛門不正有這般種種傳說麼?”
“聽說昔日蛟龍出世的時候,有人曾在大江之上見神聖以神光照大江,腦後神光如滿月。”
“此不正是我佛門的腦後圓光嗎?”
弟子聽完不斷稱是,連連點頭。
“是是是。”
“師父說的對極了。”
雖然有些牽強,更不明白和尚這都是從哪裡得來的訊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這個時候說是,那肯定沒有錯。
而且聽聞那雲真道的道士當初拜的就不是雲中君,這才多久,雲真道便將雲中君送上了神壇,稱他們自古以來供奉的便是雲中君。
雲真道中的雲字不是雲壁山的雲,而是雲中君的雲。
“我雲真道弟子,自古以來就是拜雲中君的。”
不要問。
問就是自古以來。
這道士做得,我和尚就做不得?
豈有此理。
爭奪話語權這方面,和尚們很有經驗。
和尚面懷慈悲之色,只是神色有些不安地左右看了看,眼皮子又看了看天上。
既沒有風雲變色,天上也沒有一個雷突然劈下來。
那雷既然沒有劈道士,自然也不會劈和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