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裡吹吹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不偷不盜不搶,我是仙,歷史裡吹吹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向善之事再次來到了西河縣,這難道不是冥冥之中神仙在指引著我們,難道不是緣法到了嗎?”
弟子:“師父,你總是說機緣到了,弟子肉眼凡胎,實在參不透這緣法之妙。”
拈花僧:“緣法,便是你想到了,然後去做了,這便是緣法。”
“動念便是緣,做事便是法。”
弟子想了想,覺得拈花僧說得很有道理。
但是再想想,又覺得不太對勁。
這意思不就是說,我說那是緣法,那便是我的緣法麼?
這一次到西河縣,拈花僧不僅僅帶上了從北邊帶來的那些弟子,還特意帶上了那在西河縣新收的三個新弟子。
雖然收下這三名弟子的時日不長,但是在拈花僧的循循善誘和勤懇教導之下。
這三人。
如今已經脫胎換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而拈花僧帶著三人此來,也頗有想要讓雲中君看看自己教化之功的意思。
很快。
宅邸裡有寺人跑了出來,畢恭畢敬地說道。
“拈花僧大師,馬監有請。”
拈花僧作了個揖,然後跟著一起走了進去。
剛剛進入院子,便看到一白面無鬚大約四十多歲的男子從屋內踏著臺階走了下來,然後走到了院中迎接他們,看上去十分熱切。
馬馥一眼便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大和尚:“看來,這位便是拈花僧大師吧!”
拈花僧連忙說道:“貧僧法號空慧,拈花僧不過是世人戲稱,更當不得大師二字。”
馬馥連忙說道:“大師過謙了,這幾位是?”
拈花僧連忙一一介紹了幾位弟子,為首的幾人也是聲名赫赫,馬馥也曾有耳聞。
最後,拈花僧指向了站在末端的三人。
“這三人,是我新收的徒弟。”
拈花僧伸出手,一一劃過,一一點名。
“法號不偷,不盜,不搶。”
三個和尚,一齊向著馬馥行禮。
“不偷!”
“不盜!”
“不搶!”
“見過馬施主。”
馬馥一看,這三人一個個面帶疾苦,彷彿在悲憫著那受苦受難的芸芸眾生。
果然,不愧是高僧弟子,心懷慈悲之心啊!
就是這法號,聽起來感覺怪怪的,不過都帶著一個不字,看來是不字輩的弟子了。
馬馥將拈花僧引入屋中,讓人看茶之後,先是談論了一下佛理,後又問了一下和尚最近的近況,最後終於提到了那件事。
馬馥:“大師說,能解我目前憂愁之事,大師可知道我目前憂愁的是什麼?”
和尚說:“馬施主所憂愁之事人盡皆知,而到這西河縣來,也是為了那雲中神祠的神巫而來吧!”
馬馥並不意外和尚知道:“正是,我來這裡想要做什麼,現在也算是人盡皆知了。”
和尚又接著說道:“不知,馬施主是否功成呢?”
馬馥說:“大師應當看到了白日裡退回來的東西了吧?”
和尚說:“看到了,車馬如龍,遠遠望之氤氳著寶氣,內藏之物怕不是價值連城。”
馬馥唉聲嘆氣:“雖然是價值連城之寶,但是卻入不得神巫法眼啊!”
和尚說:“馬施主雖然有價值連城之寶,但是神巫卻並非凡俗中人,馬施主想要成事,用凡俗之人的眼光去看待神巫,怕是難以打動神巫了。”
馬馥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大師可有解法。”
話說到這裡,也到了比較關鍵的地方了,和尚說話也慢了起來。
其斟酌了一番,才終於開口。
“馬施主可知,神巫目前最擔憂的,是何事嗎?”
馬馥搖了搖頭:“還請賜教。”
和尚說:“馬施主可曾聽過,雲中君降世之時,有泥蛟從山中掙脫而出,走山入蛟化為龍種霸下?”
馬馥點頭:“當然聽過。”
和尚:“可是馬施主估計沒有聽過另一個傳聞。”
馬馥有些好奇了:“是何傳聞?”
和尚面色凝重,雙手合十。
“癸辰年,天地異變。”
“群蛟自千山百川中出,趨長江,遂奔大海,欲逆天化龍。”
“今年,便是癸辰年。”
馬馥聽罷,瞬間站了起來,急切地詢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