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3章 春帷,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使君對詩賦方面恐怕不會太看重。至於為政,別的不說,光說這次考試,按楊使君的解釋是,眼下秦州強敵環伺,百廢待興,所以需要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不錯,不錯,這說明楊使君是以實用為要,而且我聽說剛開辦的軍中學堂極重算術,聽說還開了格物的課程……嘶,多謝李原兄提醒,大恩不言謝。”
“文華兄先別謝我,這也只是我的猜測而已,對與不對尚不好說,況且這次宋先生也是主考之一,這經義也是萬不可輕視的。”
文華笑道:“說來說去,這經義、策論、算術、詩賦是一樣都輕慢不得了。”
二人一邊低聲交流一邊走,來到州府前時,府衙前面的空地上已是人聲鼎沸,一排士兵立於外圍,將閒雜人等擋在外頭,只准透過了初試的學子進去。
這次考生不論年齡,不論胡漢,不論望族還是寒門,只要身家清白,品德端正,並透過了初試,都可以參加考試。
考場設在州衙前,用帷幕分隔出一個個小空間,每個考生一小間,四周連圍牆都沒有,為了避免圍觀者影響到考生,楊禹命士兵封鎖了四面的街巷,禁止閒人接近,僅此而已。
考試時間為一天,從卯時到酉時。
時間一到,士兵將考卷收起糊名,然後交給四名副主考閱卷,評出前三十名,然後將這三十人的考卷交給楊禹審閱。
由楊禹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再以金榜公之於眾。
放榜之日,上邽城萬人空巷,爭相圍觀,這次考試和以往的選官方式太不一樣了。
往日以九品中正制選官,寒門無上品,下品無士族,選官的標準主要是看家世出身。
而這次不管你是什麼出身,大家考一樣的試題,哪怕你昨天還在放牛種田,只要你考得好,你就有機會名列榜首。
這種打破慣例的創舉,讓大家多了許多期待,放榜之日,無數人湧到州衙前圍觀。
“我!有我的名字,我上榜了!我上榜了!”
隨著金榜貼出,人群中突然有人興奮的大喊,而且這樣的喊聲接連不斷,李原和文華心中一緊,拼命往裡擠,終於看到榜單時,二人卻都不禁呆住了,第一名:上邽李原。
自己赫然名列榜首,李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瞬間,他張著嘴巴,竟是發不出聲音來了,直到旁邊的文華大喊一聲,“我,我也上榜了,李原兄,我也上榜了,最後一名,你……你你你,你名列第一,第一啊,哈哈哈……”
剎那間,李原只感一股熱血湧上頭來,整個人搖晃了兩下才重新站穩,巨大的驚喜讓他許久之後才發出喃喃之聲,“我,我竟是第一名,這……這是真的嗎?”
“當然,當然是真的!李原兄,就是你,狀元就是你,你看,你看啊,狀元啊,哈哈哈……”
人們一下子全都望向李原,羨慕無比,周圍道賀之聲不絕,李原的名字瞬間傳遍了整座城。
楊禹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低調不了,他就不介意把事情搞得再大些,接下來便是上榜的三十人披紅花,騎大馬,鑼鼓開道遊街,滿街的人跟著看熱鬧,讚歎聲不絕於耳,箇中榮耀,自不待言。
好在秦州沒有諸如王謝崔盧那樣的頂級望族,加上隴右、河西儒學盛行,有些名儒弟子上千,本著有教無類的聖人思想,這些弟子中雖不乏出身士族之人,但多數還是寒門子弟。
因此楊禹這次在秦州搞舉試取士,雖有人私下非議,總的來說倒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當然了,西北受胡人統治已久,九品中正制在西北其實也早已是名存實亡,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戴花遊街之後,楊禹在州衙設宴,與上榜者及州中官吏同樂,宴席開始前,在前三名李原、荀卓、何澤的帶領下,上榜的三十人先給主考拜禮。
楊禹望著三十張喜氣洋洋的臉,說道:“從今日起,諸位就是官身了,不久就會外放郡縣,主政一方。我相信,此刻在各位心裡,都有著造福一方百姓的志向。我想跟諸位說的是,權力這個東西,他能讓你施展抱負,青史留名;但也能讓你迷失自我,變成對百姓敲骨吸髓的魔鬼;正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只希望諸位能守好初心,有始有終,到他日你們告老還鄉之時,依然能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眾人一聽這話,神色皆為之一肅,一齊對楊禹長揖道:“謹遵府君教誨,守好初心,有始有終。”
“好,諸位的誓言我聽到了,至於能不能做到,只能留待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