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6章 薑還是老的辣,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朗眼中精光一閃,冷哼道:“四郎放心吧,若是沒人作亂也就罷了,若是真有人敢生亂,看我如何滅他。”

“若光是那些豪強作亂,倒也不怕,怕就怕咱們軍中也有人響應,甚至是勾結外敵裡應外合,畢竟咱們控制秦州的時間不長,內部還沒有完全理順。”

“那就趁這次機會一併理順吧,四郎,我還是那句話,秦州要緊,關中能救便救,若形勢不利,四郎萬不可勉強,速速退回為是。”

“嗯,我曉得。”

送走楊朗後,楊禹獨自回到大帳,帳中衛長安等人還在完善作戰方案,連寧壽之也參與進去了,剛好聽到他在說道:“萬一賀蘭石依城死守,而赫連倫不派援軍,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就用不上了,所以咱們還得另備有一套方案才行。”

寧壽之的這種轉變是楊禹樂意看到的,三十歲出頭能入太尉幕府,肯定不是簡單的人物,但無論出使北魏,還是這次西征秦州,寧壽之的表現都過於平凡,楊禹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不推脫也不爭辯,這反而讓楊禹心裡有些不舒服,就像面對一隻烏龜,讓你無從下手,還要提防它突然伸頭咬你一口。現在寧壽之總算肯露頭了,露頭的烏龜才是好烏龜啊。

“還是寧參軍想得周全,各位加緊制定預案吧,不管如何,明日咱們要兵圍汧縣,有棗沒棗先打上一杆子再說。”

楊禹笑得爽朗,眾將聽了心情也莫名的輕鬆了許多,鑑於楊禹一向不打無準備之仗,慕容錯笑道:“明府,你好歹給我們交個底,汧縣和陳倉是不是早有咱們的內應?”

當初大家跟楊禹西征,就是因為楊禹提前佈置了內應,才能一舉攻克隴關的,想到這些,眾人都不禁期待地望著楊禹。

“呵呵,這個嘛,咱們總不能每次都指望內應不是,趕緊完善作戰計劃,別成天想著投機取巧。”

“嘿嘿!”大家一齊笑了,沒再刨根問底。

從隴關到汧縣這一條道路基本上都是沿著汧水河谷走,總體上路況還不錯,因此有關隴大道之稱。

大道兩側時不時還有些高山草原,夏天很適合放牧,目前赫連勃勃的戰略重心在關中,暫時還顧不上這些邊邊角角,因此這些高山草原和整條關隴大道都在秦州控制之下。

這件事鄭莊公高明之處在於,他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仁至義盡的角色。如果鄭莊公在叔段反跡未露之前就動手除掉這個禍害,必定得不到人們的理解,人們會說他對兄弟不仁,對母親不孝,因而離心離德。而等叔段的反跡顯露,同時拿到了母親與叔段勾結的證據後再動手,那人們就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了。

照莊無忌的意思,楊禹想透過百姓的揭發的方式對地方豪強下手,這與叔段反跡未露之前鄭莊公就找個藉口剷除叔段是一樣的,必定會引發非議,今後其他地方的豪強有了前車之鑑,恐怕都會自發的抵制楊禹。

楊禹很清楚,這個時代與他到過的那個世界不同,在那個世界人們對宗族的依附已極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得到了極大的增加。這個時代恰恰相反,人們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同感還比較弱,大多數老百姓不識字,一輩子都沒離村十里過,加上交通不便,生產力落後,所謂皇權不下縣,普通人往往要依附於宗族、依附於豪強才能生存,所以地方豪強在當地通常都是最有號召力的人。

如果有其他辦法,楊禹也不願找個自欺欺人的理由就動這些豪強啊,他再次作揖道:“還請先生教我。”

莊無忌徐徐說道:“這個時候若使君帶兵回援關中,有些人難免會覺得有機可乘。”

嘶,莊老頭這是讓他學鄭莊公故意示之以弱,讓別人以為有機可乘主動跳出來送人頭啊。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幾句話便能化弊為利,而且一舉兩得,既讓楊禹贏得了仁至義盡冒死回援關中的美名,又可以促使地方豪強自己跳出來,避免了自己對這些人動手時落得個惡名。

不過楊禹終究還是有些顧慮:“先生,若是跳出來的強豪數量不多,恐怕也難以達到籌糧的目的啊。”

莊無忌斬釘截鐵地說道:“那也不能由使君親自動手。”

“那由誰來動手?”

“使君不在,十數萬難民餓極了,為了活命,自己會動手。”

靠,楊禹心裡不禁暗歎,老傢伙分明是成精了啊,且不說他前面的算計,光是把他摘開,由難民自己動手這一招,就比楊禹之前挑動百姓揭發豪強的手段高明瞭幾個段位。

秦州州衙大堂裡,寧壽之、楊恩、楊義、楊朗、楊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良渚神鳥

八爪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