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5章 莊無忌來了,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裕帳下參軍,當初西征秦州時也得過劉裕武器糧草的資助,此時長安被圍,楊禹如果坐視不理,秦州本地人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還不會覺得有什麼,但秦州以外的人看這件事,未免齒冷,楊禹也必然給人留下自私自利,忘恩負義的印象,這對楊禹今後的發展非常不利,這大概就是莊無忌的思維邏輯。
“莊先生,實不相瞞,我也一直在考慮回援關中的事,但一來眾人皆反對,二來秦州實在沒糧了,須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啊。”
莊無忌不為所動,接著說道:“成大事者,不可凡事從眾,該乾綱獨斷時,便要有乾綱獨斷之魄力,至於糧草的問題,一,可因糧於敵,二,可多挑選母馬隨行,以馬奶為輔糧。出兵也無須太多,但這個態度必須要有。”
靠,果然是高人,千艱萬難的事,一到莊無忌這裡,馬上就能給你挑出一條明路來,楊禹連忙起身,向莊無忌躬身施禮,以表謝意。
結果哪曾想莊無忌還沒完呢,只聽他繼續道:“除了回援關中一事,使君欲挑動百姓揭發地方豪強這步棋更是臭不可聞,使君豈不聞多行不義必自斃乎?”
楊禹有些尷尬,無奈嘆道:“我何嘗不知道此事甚為不妥,只是眼下秦州實在籌不出糧了,若不如此,二十多萬難民衣食無著,秦州必然大亂。”
莊無忌老神在在,端起酒杯自飲一口,然後撫須道:“使君可知鄭莊公誅叔段之事?”
楊禹一怔,莊無忌這種人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於是細細咀嚼起莊無忌的話來。
鄭莊公的母親姜氏打小不喜歡鄭莊公,一直希望讓鄭莊公的弟弟叔段來繼承國君之位。在鄭莊公繼位之後,姜氏仍不死心,先是要求鄭莊公把叔段封在京邑,大臣們進諫說:京邑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比都城還大,不可作為遮弟的封邑。鄭莊公對大臣們說:這是我母親的要求,我不能不聽啊。於是把京邑封給了叔段。
叔段得到富庶的京邑後,加上有姜氏的支援,開始變得肆無忌憚,不把鄭莊公放在眼裡。
鄭莊公一次次忍讓,促使叔段的野心日益增長,他不顧民生,不斷加固城池,囤積糧草,訓練甲兵,加緊擴充自己的實力,讓京邑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後來叔段甚至讓兩個屬國聽令於自己,這已經與公然造反沒有多大差別了,大臣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反覆勸說鄭莊公。
鄭莊公卻說:我母親想要這樣,我哪裡能避開這個禍患啊。鄭莊公表面上雖然這麼說,但暗地裡卻一直在做著準備,等叔段與姜氏準備裡應外合,奪取都城時,鄭莊公拿到了姜氏與叔段勾結的證據後才突然發難,一舉平定了叛亂。
李當歸連忙解釋道:“回明府,聽說雲嶺塢那邊要印的課本太多,一時還輪不到我們軍,加上眼下又正值春耕,大家的心思都在墾荒上,所以這學堂暫時沒有辦起來。”
楊禹道:“這不行,這件事你們必須重視,哪怕課本沒有到位,也要先把學堂辦起來,先教他們認識一些簡單的字也行啊,你們看看,這麼多孩子沒人管,萬一出了事怎麼辦?”
李當歸和羅銘連忙答道:“明府,回頭我立即在軍中物色一些德才兼備者為師,按明府的指示,先把學堂辦起來。”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能早一日便早一日,兵團學堂辦好了,今後就能源源不斷地給我們輸送緊缺的人才。再說了,有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對士兵和家屬也能起到不小的安撫作用嘛。”
“明府言之有理,這事是我們沒有辦法好,請明府責罰。”
“罰是免不了的,你們兩個都別想推脫,還有軍中的夜校也都給我辦起來,我知道大家白天干活都很累,但正因為累,更需要一些精神生活,夜校課程可以搞得生動一些嘛,寓教於樂,讓大家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一些知識,比如讓先生給大家講些保家衛國的故事,如霍去病開拓河西、封狼居胥、班定遠絕域催戰雲、耿恭十三壯士歸玉門,張騫通西域,蘇武放牧,看看,我隨口就能說出這麼多,你們自己就不能動動腦子嗎,多找些類似的故事來講給大家聽嘛,然後再從故事中挑一兩個字出來讓大家認,總之形式不要太死板就是了,如此一來可以讓大家放鬆一下,二來可加強團體的凝聚力,以及家國意識,不好嗎?”
“明府教訓的是,我們今晚就把夜校辦起來,今晚就辦,一定辦好。”
“你們呀,墾荒的事情做得很好,這說明你們不笨,軍隊的思想工作方面,顯然是你們不夠重視,這一點你們必須深刻檢討一下,下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