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4章 一副好馬骨,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青鸞愁眉不展,但一時又無良策,只能乾著急。楊禹自信地說道:“別擔心,出使北魏那會兒,那麼危急的情況我不是都解決了嗎?”

他這麼一說,劉青鸞還真放心了不少,對楊禹的應變能力,她有種莫名的信任,這也是她看好楊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管如何,你總得跟我回去見見伯父,你這樣掛冠而去,伯父很生氣,不為別的,就算看在二弟一力推舉你的份上,你也要跟我回去見見伯父好嗎?”

“行,我跟你回去。”

後秦的皇宮之中,劉裕正帶著一干幕僚及將領遊覽宮苑,當年西漢用時百年方建成長安城及長樂宮、未央宮、上林苑等宮苑,都早已毀於戰火,而這一百多年來,長安更是淪落異族手中,前趙、前秦、後秦先後在長安建都,世事滄桑,莫過於此。

劉裕作為西漢皇族後裔,看著眼前的宮室,不禁感慨萬千,轉頭問旁邊的右長史鄭鮮之:“鄭長史,你熟讀經史,秦漢興衰之由,你說說看?”

鄭鮮之當即依賈誼的《過秦論》大丟書袋侃了一通,但似乎是有意迴避談論漢朝之事。

劉裕聽了再問道:“強秦及子嬰而亡,已為晚矣,然而細觀始皇為人,可謂英明,何以所任非人,以至於二世而亡?”

鄭鮮之答道:“夫佞言似忠,奸言似信,中人以上,乃可語上,始皇未及中人,所以暗於識士也。”

劉裕聽完他對始皇帝的評價,便不再問了,他率先登上望樓,眺望渭水,想到關中複雜的局勢,不由得嘆道:“這渭水之濱,還有呂望那樣的人才嗎?”

鄭鮮之立即安慰道:“昔葉公好龍而真龍見,燕昭王市骨而駿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豈患海內無人耶?”

“鄭長史所言甚是。”劉裕說完,丁旿上來,在劉裕身邊輕語了幾句,劉裕一怔,隨即笑道:“倒不知這是馬骨還是千里馬了。”

鄭鮮之不知劉裕這話是什麼意思,一時無從作答,有些尷尬。

劉裕又走走看看一陣,便結束了這次遊覽,回到前殿後便讓丁旿把楊禹帶上來。

在劉裕看來,楊禹是不是千里馬還難下定論,但至少他現在需要這麼一副馬骨。

楊禹入殿,見鄭鮮之、孔寧子、王鎮惡、檀道濟、謝晦、沈田子、沈林子等很多文武皆在場,甚至剛被任命為平陽太守的薛辯也在,楊禹不及多想,當即拜道:“楊禹拜見太尉。”

“楊禹,本公可曾虧待於你吶?”

“禹本布衣,淪落於胡塵,苟全性命於亂世,太尉不以臣卑鄙,擢禹於草莽,委以重任,禹由是感激,遂許太尉以驅馳,持節雲中……”

“夠了!你以為你是諸葛亮嗎?”謝晦大喝一聲,他對楊禹的恨意不可謂不深,當即轉頭對劉裕說道:“明公,此人一看便是奸邪之輩,自身無斗筲之才,往日靠抄他人詩文以博取名聲,如此也就罷了,在明公面前,竟敢抄諸葛丞相的出師表,如此不知羞恥之徒,還請明公將其治罪,以正視聽。”

謝晦對楊禹敢之入骨,這會兒再看劉裕特意召見他,心裡已經夠鬱悶的了,再聽楊禹竟敢當眾盜用出師表,哪裡還肯罷休。

對於楊禹的行為,劉裕倒沒有多少反感,不知為什麼,反而有點樂了。

想起楊禹辭官,多因謝晦等人排擠而起,想到謝晦把手伸到了北府軍裡,劉裕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說道:“謝參軍且退下。”

劉裕雖然沒有明著責備謝晦,但這一句且退下無異於當眾給了謝晦一個難堪。

謝晦雖然傲驕,卻是聰明之人,很快想到了其中的原因,心頭巨震,臉色灰敗。

楊禹看在眼裡,心頭大快,就知道你忍不住,就知道你會跳出來,老子雖然沒準備繼續在這兒混,但對你這種人,能坑一次是一次。

劉裕不再理會謝晦,對楊禹說道:“楊禹,你既然知道本公待你不薄,何以在本公急需用人之際,辭官而去,你把本公這幕府當成什麼地方了?”

“回太尉,正如謝參軍所言,禹無斗筲之才,雖蒙太尉錯愛,禹卻不能沒有自知之明,太尉行的是經天緯地之事,禹無斗筲之才,不敢誤太尉大事,是以辭去。”

楊禹一再強調自己無斗筲之才,每強調一次就相當於一個巴掌狠狠的打在謝晦臉上,氣得謝晦差點吐血。

“楊禹,你不必過謙,你出使北魏,彰我上國威儀於索虜之廷;領兵馳援武關,又能以良策助振武將軍取得青泥大捷,本公一向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有功而自去,豈不讓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