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6章 隴山關,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鎮惡的祖父是前秦宰相王猛,在關中深得人望,而王修也是關中灞城人,且老成持重,擅於識人任事,有吏部郎才。
此二人一文一武,讓他們留守關中就目前來說是最適合的。
另外還有一個楊禹,劉裕對楊禹的觀感有些複雜,一方面,感覺楊禹是塊難得的璞玉,若能精心雕琢一翻,很可能會大放異彩。
楊禹向他建言開挖大運河、轉攻北魏、遷都,這些在眼下雖然都因種種掣肘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但這些想法如天馬行空,極具大境界;
這些事在當時不可為,但劉裕卻是準備在時機適合時照做的,尤其是開挖大運河溝通南北構想,實在是太合劉裕的心意了。
南北分治已百餘年,南人與北人在心理上實際已產生了很大的隔閡,像謝晦、沈田子這些人,對北人就很排斥。
在劉裕看來,若能如楊禹所言挖通大運河,這不但能溝通南北貨物,在地理上將南北更緊密的勾連在一起,對融合南人和北人心理上的隔閡也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從楊禹提出這一設想那天起,劉裕便忘不了這事。
但另一方面,他感覺楊禹還是太年輕,行事有失穩重,甚至有些膽大妄為,如同一匹野馬,隨時可能把你的馬廄衝破,這樣的人很難完全掌控,劉裕總是不能對其完全放心。
這次讓他去取秦州,且看他表現如何再說吧。
被劉裕唸叨到的楊禹,此刻正率萬餘人馬,在關隴大道上急行。
從關中進入隴右,有好幾條道路可走,其中最近的是陳倉狹道,從陳倉沿渭水西進到達天水郡,但這條道太難走,不適合大軍進入。
其二便是關隴大道,從陳倉順隴山東麓北行至汧縣,再向西翻越隴山至隴右清水縣,這條路相對來說比較好走,是關中到隴右的主要通道。
其三是番須道,從隴縣繼續向北,至番須口翻越隴山至街亭。
如果從隴山東麓再往北,還有兩三條道可翻越隴山進入隴右。
這次楊禹選擇走關隴大道,一是關隴大道是除了陳倉狹道外最近的一條路,而且路況比較好。
根據雲嶺塢傳來的訊息,由於之前晉軍止步於陳倉,沒有進一步攻打秦州的動向,而秦州西面受到乞伏曇達和王松壽的強大壓力,現在姚艾把秦州的兵力幾乎都調往西線防守去了。
不僅隴關只有兩百人防守,即便是秦州治所上邽城中守軍也很薄弱,這個時候如果能突破隴關,對楊禹將非常有利。
是以楊禹下令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向隴關挺進,負責防守隴關的敵軍不是傻子,楊禹他們動靜這麼大,是瞞不住敵軍的,是以楊禹也不掩飾行藏,相反,還大張旗鼓,對外聲稱五萬大軍。
這一招虛張聲勢還是很有用的,隴關守將姚石聽說劉裕數萬大軍來攻隴關,嚇得龜縮於關內不敢出來。
到達隴關後,楊禹命大軍全面鋪開,谷地、山坡多樹旗幟,擺出浩大的聲勢。
隨後,楊禹一邊派人到關前勸降,一邊召集衛長安、趙晟、郭曜、李信、毛直、賀常、慕容錯等人開戰前會議。
剛剛從雲嶺塢趕來的堂兄楊子安也已被楊禹任命為軍主,一起參加戰前會議。
隴關因漢武帝巡視隴右時,在此遭遇雷電,因此也叫大震關,關城僻於重崗之上,夾於兩山之間,當川限谷,形勢十分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信等人望著眼前的雄關,不無擔心地說道:“此關險峻,我軍雖逾萬,但都是新兵,且受地形所限,難以展開,若是敵軍堅守不降,咱們只能強攻,這恐怕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楊禹點了點頭,這些他怎會不知,就如衛長安所言,這些新兵眼下打打順風仗還湊合,一上來就讓他們強攻這樣的險關,確實是為難這些新兵了。
“你們先打造攻關的器械,做好強攻的預案,我在秦州有內應,已約定今晚襲取清水縣城,截斷隴關與上邽的聯絡,到時關上敵軍若聞風自潰,自然是最好,若是敵軍不潰,那咱們也只有強攻了。”
眾將一聽有內應,頓時大喜過望,慕容錯哈哈笑道:“原來楊參軍早有準備,這太好了,只要隴關一破,姚艾驚於我大軍如神兵天降,必定會嚇得望風而降,哈哈哈!”
慕容錯是鮮卑人,但漢化程度極高,無論是外表還是言談,和漢人已無差異。在一群將領裡面,他不僅長得最帥,而且騎戰功夫了得,這些天在軍中很快贏得了一個“白麵將軍”的外號。
旁邊的楊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