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4章 劉穆之的死訊,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殿外有信使踉蹌奔入,神色驚慌地稟報:“報!太尉,尚書左僕射病逝……”
“什麼?”劉裕霍然站起,高大的身軀居高臨下,目光如炬地盯著信使,大喝道,“你再說一遍!”
“稟……稟太尉,尚書左僕射病故了。”
尚書左僕射便是劉穆之,是劉裕留鎮建康的心腹,突然聽到劉穆之病故的訊息,劉裕如遭雷擊,身體搖搖欲墜。
在座之人也無不震驚萬分,這次北伐,劉穆之留鎮建康,前方的供給,後方的安定,皆繫於一身,現在他突然死了,劉裕對建康這個權力中心的掌控,也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是極為危險的。
孔靖首先回過神來,追問信使道:“快說,眼下建康情況如何?”
信使連忙說道:“劉僕射病故後,建康人心惶惶,朝廷準備下詔命太尉左司馬徐羨之代尚書左僕射一職,但中軍諮議參軍張詔說,事關重大,世子無專命,此事應報太尉,由劉太尉定奪。”
孔靖一聽,立即轉頭對劉裕說道:“劉公,事情緊急,還望劉公能暫抑悲痛,先將建康主事之人定下來,遲則恐會有變。”
傅亮等人也連忙勸道:“請劉公節哀,建康之事,確是一刻也拖不得,還請劉公早做決斷。”
劉裕此時確是悲痛不已,劉穆之於他,就如同諸葛亮之於劉備,可以說沒有劉穆之的輔佐,就沒有他今日。
如今大業未成,劉穆之卻突然病逝,讓劉裕彷彿斷了一臂。
但孔靖等人說的也對,無論如何,必須儘快選定一個主事之人代替劉穆之掌控建康,否則難保不會出什麼亂子。
劉裕壓住心頭悲痛,有些無力地詢問道:“諸位以為王弘如何?”
眾人不及回答,謝晦搶先道:“王弘為人輕率,及不上徐羨之。”
徐羨之本是劉穆之副手,和劉裕又是姻親關係,由他接替劉穆之大家都不反對,此事便這麼定下來。
但無論是徐羨之還是王弘,都不如劉穆之那樣讓劉裕放心,劉穆之這一死,劉裕深感根本無託,於是決定東歸。
劉裕隨後任命次子劉義真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秦二州刺史,以王修為長史,王鎮惡為司馬兼任馮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都為中兵參軍。命沈田子兼任始平太守,傅弘之為雍州治中從事史。
另外,給楊禹加了一個天水太守的官職。
這一番任命下去之後,沈田子與傅弘之知道劉裕要回建康了,而王修和王鎮惡將成了劉義真的左膀右臂,心中不平,雙雙找到劉裕說道:“劉公,王鎮惡為人貪婪狡詐,心有異志,且關中人素重王猛,惠及王鎮惡,劉公不可將關中託付給他呀。”
劉裕只得安撫道:“我留爾等一眾文武,及精兵萬餘,王鎮惡若圖謀不軌,便是自取滅亡。爾等擔心什麼呢?”
“劉公……”
沈田子還待再勸,劉裕擺擺手止住他道:“鍾會不得遂其亂,是有衛瓘牽制他,常言說得好,猛獸不如群狐,爾等十餘人,何懼王鎮惡?”
有了劉裕這話,沈田子終於不再說什麼。
關中父老得知劉裕要返回江南,紛紛來到府前哭訴:“殘民淪落胡塵,不沾王化已百年,如今好不容易盼來王師,人人相賀,劉公啊,長安十陵是你家的祖陵,咸陽宮殿是你家的屋宅,劉公你怎麼能捨此而去呢?”
劉裕聽聞後很是傷感,親自出去安撫眾人道:“我受命朝廷,不得擅留,我知道大家心懷故國的誠意,故留次子與文武賢才共鎮關中,希望你們能同心同德,共同守好關中。”
關中父老聞之,號泣不已。
這期間,忍不住暗暗垂淚的還有劉青鸞,這個時候班師,無異於棄楊禹於不顧,眼睜睜的看著他死亡。
楊禹與寧壽之的救援信她也看了,而且是逐字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劉穆之的死訊傳來後,她便沉默不語,自始至終沒有為楊禹向劉裕進言一句。
一切都是命,或許從楊禹決定回秦州那一刻起,命運便已註定了。
劉裕本以為侄女一定會為楊禹的事向自己進言,結果劉青鸞一句話也沒有,只是整個人變得異常沉默,這讓劉裕不由得暗自長嘆。
劉裕不會出兵秦州,這一點楊禹是能想到的,他只是希望劉裕能讓漢中守軍威脅一下楊盛的老巢,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等來的卻是劉裕班師的訊息。
這個訊息對楊盛與乞伏曇達來說,無異於一劑興奮劑,而對於楊禹來說,則是一個壞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