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0章 狗碧的心路歷程,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屯田種糧之外,我準備因地制宜,在秦州著重發展兩項產業,一個是鹽業,一個是棉紡業,這樣一來,也可以把那些老弱婦孺儘量利用起來,摘棉花、扎棉、紡紗、熬鹽這些工作,正適合這些老弱婦孺來做,咱們四面受敵,若是不盡可能把潛力挖掘出來,迅速壯大,儘早會被別人吞併。”
當初雲嶺塢生活艱難,楊禹的二哥和三哥只能帶著塢中青壯遠至西域營商,由於西行路上不太平,每次前往西域,就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為了解決塢中生計,楊禹弄出了活字印刷等不少新玩意,而棉紡業也是楊禹當時考慮的方向之一。
隴右苦寒,農作物產出有限,卻比較適合種植棉花。楊禹便讓楊義從西域帶回棉種試種,經過這些年積累,在選種、種植方面都積累了不少經驗,關於棉花加工“捍、彈、紡、織”四個步驟所需的軋車、大弓椎、紡車、織機,在楊禹的鼓搗下,雲嶺塢也早已用上好幾年了。
如今秦州四郡十七縣在手,楊禹覺得是時候在大規模推廣棉紡業了。
對於楊禹把全部難民整編為“生產建設兵團”的做法,楊義這幾天是讚不絕口,在他看來,這絕對是神來之筆,一來,如此可避免難民生活無著,只能委身於地方豪強,使地方豪強進一步壯大;二來,抽丁為兵,可避免被人煽動作亂,還能為我所用;這三來嘛,組成兵團後大家團結協作,應對眼前的困境,總強過一家一戶單打獨鬥。
而且好處絕不止這些,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把這個兵團掌握在手裡後,不僅掌握了秦州的軍事力量,也等於直接掌握了一個重要的財源,這比透過官吏向民間徵收稅賦來得便捷多了。
現在楊禹又提出以兵團為依託發展棉紡業和鹽業,楊義思索了一下後說道:“民以食為天,只要是在不影響農牧的基礎上,發展棉紡我沒意見。這製鹽更不用說,只是咱們秦州人口有限,而四鄰又皆是仇敵,怕是難銷到他們的地盤上呢。”
楊禹說道:“這個二哥不用擔心,只要有利可圖,我相信會有無數人願意冒險的,同時我也想過了,我的意思是走精品路線,在保障秦州用量後,外銷的鹽全部製成精鹽,博取高價。”
楊義點頭道:“如此甚好。”
“二哥,這次從關中一共撤回多少掌櫃和夥計?”
“連同商隊護衛,一共是六百三十二人,除了長安、始平、扶風、陳倉幾個點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撤回來了,倒是郝連勃勃原來控制的郡縣都還留著沒動。”
“好,這幾百人除了安插到新軍及各郡縣外,讓他們儘快出發,前往河湟、河西、河套購買牛羊,秦州一下子湧入這麼多難民,開始離春耕還有兩三個月呢,要熬到秋收難啊。”
雲嶺五寨的商業網路遍佈西北,雖然各方勢力常年打來打去,但由於各有所需,從來沒有哪一方禁止商貿往來。
當然了,沒有長城那樣的關隘,想禁止商貿往來也很難。
西北一帶目前主要還是以放牧為主,粟米出產有限,要想難民不餓死,還真的只能讓他們“食肉糜”了。
楊義應道:“四郎放心,這事我已有安排,他們很快便能出發了。只是我聽說現在各方邊界上都不平靜,四郎你看有沒有辦法保障咱們的商隊安全。”
楊禹不禁一陣苦笑,之前他也是沒辦法,把剛整編的一兩萬難民化整為零全撒了出去,為了活命,這些人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把乞伏熾磐、沮渠蒙遜、郝連勃勃這幾方接近秦州的地方攪得烽煙四起,血光遍地。
很難說現在派商隊過去,會不會被這些“飢餓的狼群”誤傷,畢竟這些人撒出去後便不受控制了。
因此,楊禹也只能苦笑道:“二哥,這個真沒辦法,這些人是生是死,會不會回來我都不知道,商隊方面你只能儘量讓他們繞點路,增加一些人手了,另外打著咱們雲嶺塢的旗子,估計多少會有些用處。”
楊義除了苦笑,又能說什麼呢。
“二哥,你們剛從關中回來,那邊的具體情況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慘,就算現在戰爭立即結束,關中至少也需要幾年才能略為恢復元氣。夏軍除了青泥及潼關的道路外,目前主要是想一舉拿下長安,兵力都集中在長安周邊,對扶風以西的控制還很弱,但這些地方雜胡作亂,盜賊蜂起,官員基本都已逃亡,其亂象較長安一帶有過之無不及。至於長安城裡,早已是人心惶惶,兵無戰意,我估計也守不了多久,赫連勃勃入主關中怕是不可避免了。”
“楊盛呢?沒點動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