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2章 秦州的命運,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回報,乞伏曇達的兵馬至少有兩萬,顯然這回西秦是下血本了,整個西秦總兵力大概也就五六萬,這次不僅給了乞伏曇達兩萬大軍,還派來安東將軍乞伏木奕幹、前將軍乞伏白養來助戰,想一舉奪取秦州之意已再明顯不過。

隨著乞伏曇達不斷加強進攻力度,楊朗與衛長安後來帶去增援的共計幾千人馬應付得已相當吃力,下午很可能就不得不退回來了,這也就意味著,乞伏曇達兩萬大軍很快便將兵臨城下。

一場決定秦州命運的血戰,即將到來。

除了楊志帶兵的五百人,雲嶺塢以及旁邊的劉家堡、九頃寨、上常塢、魏家堡這些年傾力打造出來的精騎已全部收攏到楊朗麾下。

加上從姚蓋一萬降兵中挑選出來的幾千騎,也交給衛長安,一起加入了阻擊西秦大軍的行列。

四千對兩萬,在乞伏曇達步步為營的進攻下,楊朗和衛長安已阻擊得相當吃力。

乞伏曇達不愧是西秦第一名將,在首陽城外吃了楊朗一次虧之後,他針對楊朗這的騎兵,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比如針對楊家軍武器鋒利這一特點,乞伏曇達挑選上千勇猛之士,專用狼刀棒等重武器與楊家軍拼命,即便你用的百鍊精鋼打造的寶刀,也難以一刀將巨大的狼牙棒砍斷。

針對楊家軍方陣,乞伏曇達或是利用不利於方陣展開的地形,或是以遊騎遠射牽制,然後以數倍的兵力壓上,讓楊家軍陷入無邊的人海戰中去。

乞伏曇達不急不躁,步步為營,絕不給楊朗他們可趁之機.

楊朗他們無可奈何,只能不斷後撤,好在對襄武城周邊的堅壁清野工作比楊禹預料的要順利,這除了附近半數百姓過的是遊牧生活,易於遷徙外,另外附近地形溝壑縱橫,有些地方看著近,但花半天時間卻未必能繞過那些溝壑,對面這樣的地形,敵軍所能搶掠的半徑是極為有限的。

義熙十三年初冬的這個下午,天色灰濛濛的,雖然沒有下雪,但黃土高原上刮來的寒風直往衣領裡灌,讓人冷得發抖。

隨著陣陣的馬蹄聲如雷鳴般傳來,楊朗與衛長安的兩支騎兵,終於還是被迫撤到了襄武城外。

滾滾的黃塵下,那面楊字大旗並沒有入城,而是一路向東馳去了。

而衛長安去時幾千人馬,則由北門退入了襄武城中。

隨著這兩支阻敵大軍撤回,城外負責斷流的人馬立即將堵住大半的渭水徹底斷流。

眼下雖然屬於枯水季節,但隨著壩體的封口,河流還是很快漫過兩岸,等乞伏曇達率兩萬大軍來到時,襄武、獂道城外已是河水四溢,低窪處水已及膝,通往城門的道路水深也已沒過腳背。

乞伏曇達見此情形,也只能讓兩萬人馬在幾里外的臺地上先紮營。

在探知是晉軍築壩截流造成水溢兩岸之後,乞伏曇達親自前往察看,一邊命人摧毀堤壩,一邊鼓舞麾下將士說:“敵軍害怕了,才會用這種方法阻止我軍攻城,大家先回營養精蓄銳,待地面一干,咱們立即攻城,必能一舉破城。”

麾下將士聽了乞伏曇達的話,感覺有理,士氣反而高漲起來。

天公不作美,並沒有如楊禹他們所願下雨,相反,在秦軍摧毀堤壩讓河水歸道後,在乾冷的西北風吹拂下,泥濘的地面比楊禹他們預計的幹得還快。

到第二天黃昏,城外的道路已幹得不再粘鞋了,也就是說,楊禹他們這一招截流,只拖延了敵軍一天時間,而不是原來預計的兩天。

而這一天時間,正好被乞伏曇達用來打造攻城器械,基本也沒浪費。

第三天天還沒亮,遠處的敵營已是人聲馬嘯,燈火通明。

天一亮,城外便響起陣陣的號角聲,那沉長的嗚嗚聲穿透人的心房,讓人胸口發悶。

緊接著,敵軍營門大開,敵軍潮流般湧出,迅速鋪開在城外的大地上,如同巨大的黑雲向城池壓過來。

城牆上,旌旗獵獵,鐵鼓聲震,楊禹一身盔甲站在西城門樓上,望著敵人洶湧而來,在兩三百步外列陣。

這次乞伏曇達採用圍三闕一的方法,同時對南、西、北三門發動進攻,唯闕東門。

城頭上的守軍雖然已經準備了多日,但還是有不少新兵在這一刻緊張得直咽口水。

敵軍列陣完畢,在乞伏曇達一聲令下,陣陣的號角聲吹響,無數的敵軍舉著盾牌、扛著雲樓,推著衝車,發出浪潮般的吶喊,向城門壓過來。

“開城門,放吊橋!”

就在這一刻,楊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