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1章 暴怒的沮渠蒙遜,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派人催一催賀常,讓他後日務必率部趕到襄武。”

“喏!”

“張敬,你帶人出去把城外的情況摸清楚,為堅壁清野做準備。”

“喏!”

“慕容錯,招兵的情況怎麼樣?”

“回稟楊參軍,兩城已共招得兩千人……”

“襄武和獂道可都是郡治所在,怎麼這麼少,加大宣傳力度,繼續招,已招來的新兵,先別急著訓練了,全部讓他們先上城,加強城防。”

“喏!”

“老衛,走,咱們到城上去看看。”楊禹說完,拍馬從西門一則的馬道衝上襄武城頭。

衛長安與薛青連忙打馬跟上。城頭上,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士兵與徵調來的丁壯有的在加固城牆,有的在搬運滾石礌木,投石機、床弩、連燒熱油的大鍋也架了起來。

楊禹看進展還不錯,回頭對衛長安說道:“老衛,幹得不錯,不過……”楊禹說著指了指城外的護城河,“只可惜這護城河小了點。”

城牆下的護城河是引渭水為河,不過只有六七米寬,這點寬度長梯一架就能過,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衛長安答道:“這護城河周長近二十里,眼下人力不夠,加上這天氣日漸寒冷,想拓寬只怕是來不及了。”

楊禹也知道這不現實,他放眼往城外望去,城西是鬱鬱蔥蔥的仁壽山,渭水泱泱自城北轉向東南流過,由於此地離渭水源頭已不遠,所以河面並不算很寬,楊禹想了想說道:“老衛,你看能不能這樣,咱們先在渭水上築個壩,等西秦大軍真個來時,咱們再提前斷流,讓河水漫過城外,以阻止敵軍攻城。”

薛青也看了看城外的地形說道:“此處渭水流量本不大,加上現在已經進入枯水季,倒不用擔心敵人加高堤壩,引水灌入城。”

楊禹說道:“說得沒錯,你們看,城外一片平闊,河水漫過來,會自然流到南面下游河道里去,敵人便是想引水灌城,也不太可能。”

薛青道:“只是敵軍一到,必定會立即派人毀壩,到時河水歸道,城外最多能保持兩日泥濘,能對敵軍攻城起到一定的阻礙。總的來說,作用不是很大。”

衛長安算了算說道:“咱們出動兩百青壯,半日時間應該便可截流,即便只能阻敵兩天,那也是值了,若是天公作美,再下些雨來,能保持三五日泥濘也不定,總之能拖住敵軍一天好一天。”

楊禹說道:“老衛,你先安排好人手和物料,等我軍一撤回,立即截流。”

城外的原野都是黃土,這種土質遇水後會變得很泥濘,粘性很大,一腳下去,鞋子就會被粘住。這種情況下,敵軍就算強行攻城,行動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楊禹這些想法給了衛長安一些啟示,他指著北面六七里外的一處臺地說道:“楊參軍請看,若我軍截流漫野,敵軍來之後大致只能選擇北面這處臺地紮營,咱們可以在河對岸山裡藏一支幾百人的精兵,待敵人毀壩之後,可在夜裡尋機二次截流;就算截流不成,這支人馬也可以尋機襲擾敵軍,使敵軍不能全力攻城。”

楊禹他們在城頭商議如何守城時,楊朗一千人馬已殺到了西面幾十裡外的首陽縣。

首陽縣因境內首陽山而得名,相傳商代孤竹國的兩位王子伯夷和叔齊在周武王滅商之後,因不願食周粟,便一起離開周境,沿渭水而上,在首陽山隱居下來,采薇為食,直至餓死。

這裡也是渭水的源頭,渭水南岸是秦嶺餘脈,山峰起伏,重巒疊嶂。渭水北岸是黃土高原,土丘溝壑連綿。

楊朗還在半道時,就得哨探回報,說西秦兵馬也在加強首陽縣城防,城中是王松壽千餘人馬。

等他趕到首陽城外,正準備派去到城下罵戰,看看能不能引敵人出城,西面便有哨探飛速回報,說乞伏曇達的大軍到了,兵力不少於兩萬,離首陽僅有十五里。

得到這個訊息後,楊朗並沒有立即退兵,而是一面命人回報襄武,一邊在東面山頭上多插旗幟作疑兵。自己率一千鐵騎依舊列陣於首陽城東門外。

乞伏曇達年過四旬,是西秦國主乞伏熾磐的弟弟,也是乞伏熾磐最得力的股肱之臣,拜左丞相,封襄武侯。

他身材高大,闊嘴蒜頭鼻,頭戴皮帽,扎著辮子,典型的鮮卑人打扮,騎在馬上指揮三軍若定。

“報,丞相,晉軍將領楊朗說是奉太尉劉裕之命收復秦州,讓我軍立即退出首陽以及狄道,否則便是與晉國為敵……”

“哼!”乞伏曇達冷哼一聲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