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7章 長安陷落,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麥粟飄香,一派豐收的景象;山上牛羊成群正在休閒地吃草,坡地上棉花破鈴吐絮,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如同白雲綿延到天邊。

“這……”

“不是說隴右苦寒嗎,這……”

上百來自關中的官吏都有些難以置信眼前的情景,楊禹心頭的鬱悶也是一掃而空,見徐九章、韓時這些人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傻樣,楊禹忍不住哈哈一笑說道:“這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可不,如果不是當初楊禹將難民整編為十個“建設兵團”,怎麼可能集中起那麼大的人力,修築那麼多堤壩,開挖那麼多灌渠。

若是一家一戶單打獨鬥,誰能修起那麼多的水利設施?沒有這些水利設施,秦州就不可能是現在的樣子。

得到陳倉狹道守軍的急報後,駐紮在附近的第九軍軍長劉睿、長史荀謐率眾匆匆迎來,遠遠望見楊禹,立即翻身下馬,單膝拜道:“恭迎使君!使君辛苦了!”

劉睿與其身後十數騎控馬嫻熟,動作整齊,隱隱散發著一股殺伐氣息。

楊禹看了大感欣慰,雲嶺五寨中劉家堡堡主劉求有二子,九頃寨寨主盧建有三子,上常塢塢主崔烈有一子,魏家堡堡主魏玄有五子。這十一人中最具軍事天賦的是魏家五郎魏靖,其次便是劉家大郎劉睿了。

魏靖早被派到夏國去,如今在赫連勃勃軍中混得風生水起。劉睿如今也成了第九軍軍長,從他身後幾十人馬的軍容來看,幹得也很不錯。

劉睿的二弟劉寶寶對楊禹最為崇拜,當然,雲嶺五寨子侄輩都將楊禹視為偶像,只不過劉寶寶最甚,他連楊禹說話的用詞腔調都極力模仿,甚至時常聲稱自己要是女的,一定非楊禹不嫁,就他那一身菜,每次說這話時讓楊禹直想吐,他卻樂此不疲,還是那種掏心掏肺的樣子。

沒去洛陽前,劉寶寶是個混吃等死的貨色,只因楊禹和他比較親近,眾人才沒有過於鄙視他。

劉求和楊恩一樣,早年抵禦馬匪時受過傷,落下了病根,常年養病不出,劉睿年二十六,因此早早挑起了劉家堡的重擔,為人比較成熟穩重,楊禹很看好他,因此安排他做了第九軍的軍長。

“大郎不必多禮,快請起。”楊禹也翻身下馬,上前看了看他以及他身後的將士,頷首道,“不錯,有些精銳的樣子了。”

“多謝使君讚許。”劉睿再次抱拳施禮。

他為人方正,個性和劉寶寶反差極大,讓楊禹也沒辦法,只得一整神色道:“大郎,先回你們駐地,再給我詳細說說秦州的近況。”

“喏!”

在劉睿等人引導下,楊禹率三千餘人沿渭水河谷繼續西行,前往第九軍駐地,越往前走,韓時等人越驚訝,渭水及其支流上不僅都築起了蓄水堤壩,而且還有許多大型水車和水渠,那些水車充滿了大西北的粗獷個性,直接就是用一根根原木做成,連刨都沒刨過,但這並不影響使用。

如此密集的水利建設,難怪在這貧瘠的地方開墾出那麼多良田來,徐九章最感興趣的是那片白色的棉花,這是他從沒見過的,忍不住追問道:“楊使君,這是何物?”

棉花的原產地應該是在印度,在西域很早就有人小規模種植,前些年楊義他們遠走西域行商時,楊禹便讓他們帶回一些種子,這些年雲嶺塢還對棉花的品種進行了一定的改良。

“徐縣令沒見過吧,這叫棉花,從西域傳過來的,可以用來織布、做棉衣棉被,十分暖和,而且其生性耐旱,可以在那些不適宜種糧食的土地上種植。”

徐九章去摘來一朵棉花,好奇地端詳著,再看看大片的棉田,不禁感嘆道:“若真如使君所言,那使君可真是造福天下了。”

這年頭富貴人家冬天穿皮毛,窮人家只能往麻布衣裳裡塞些草絮,可以說取暖全靠抖,但是就算你能抖出花來,還是會冷啊,每年冬天各地凍死人的事極為常見,是以徐九章有此感嘆。

楊禹問劉睿道:“大郎,第九軍今年種了多少棉花?”

劉睿連忙答道:“回使君,我軍今年種了五千畝左右,這主要是受地形限制,能開墾的土地有限,其他各軍基本都比我們多。”

聽了劉睿的話,楊禹高興地說道:“哈哈,徐縣令,你們相信嗎?這棉花若是種得好,一郡之地便足以衣被天下了。”

“果真?”

“你們等著瞧好了,不過這棉花,不管是採收還是後期的加工,都很費人力,秦州的人口還是少了點啊。”

楊禹是有感而發,雖然十個兵團人口加起來超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