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6章 嫁禍,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下,他必定會尋機北渡渭水追擊,世子要先加派人手沿北岸巡察,若能發現敵軍渡河,便半渡而擊,說不定能反敗為勝。”
赫連璝此時對駱宏可謂是言聽計從,立即下令退兵,帶不走的糧草便一把火燒了。
不用裝,他們撤走的如此匆忙,樣子確實很狼狽,這一切都落在南岸的秦州軍眼裡。
然而等到天一黑,赫連璝卻帶著五千騎悄悄返回,埋伏在北岸,準備給楊禹來個半渡而擊。
楊禹確實準備渡河追擊,不過他還沒蠢到連哨探也不派就魯莽渡河。渭水北岸屬於典型的平原地形,大隊人馬不易隱藏,因此雖然是在夜裡,哨探還是很快發現了赫連璝的伏兵,楊禹只好放棄渡河。
長安方面,隨著劉義真主動放棄了周圍的郡縣,赫連勃勃親率夏軍主力,也隨即兵臨渭水之陽,關中郡縣悉降於夏,長安真正成了一座孤城,整日城門關閉,樵採路絕。
就在赫連勃勃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長安城時,卻傳來了赫連璝在五丈原大敗的訊息,以赫連勃勃那殘暴的性格,自然是勃然大怒,立即便要親自率軍征伐楊禹。
中書侍郎皇甫徽卻勸道:“大王,楊禹兵不過數千,這次能擊敗世子,也不過是僥倖而已,憑他三兩千人馬,即便能興風作浪一時,但終究改變不了關中的大勢,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對大王而言,眼下要緊的是儘快拿下長安,只要拿下了長安,關中大局便定了,大王此時若棄長安去伐楊禹,無異於捨本逐末,英明如大王,不應這麼做。”
赫連勃勃聽從了皇甫徽的勸阻,壓下了親征楊禹的念頭,不過還是派他弟弟赫連韋伐率領一萬騎兵去扶風接替赫連璝,對付楊禹。
王修一死,茲事體大,劉義真第一時間以八百里加急上報了劉裕。劉裕聞訊大驚,生怕劉義真陷在關中,連忙派輔國將軍蒯恩去長安,召劉義真東歸,又以相國右司馬朱齡石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代鎮長安。
劉義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被困於孤城之中,心裡正彷徨,接到命令後大喜,立即準備東歸,或許覺得就這麼走了太便宜赫連勃勃,劉義真竟讓將士大掠長安,才滿載寶貨子女東歸。
甚至北岸的夏軍見了這樣的慘景,驚懼而逃者也不在少數,赫連璝拼命彈壓都沒彈壓下去,他一發狠,下令放火把浮橋燒了,北岸的夏軍見浮橋被毀,知道敵軍沒法殺過來後才逐漸平靜下來。
南岸這邊,殺聲一直持續到天明,此戰楊禹一方共殲敵一千五百餘人,朶布以下及三千多人被俘,餘者多是落水而亡,小部分逃散。繳獲武器盔甲無數,以及赫連璝三萬大軍數日之糧。
最為可觀的是繳獲戰馬兩萬餘匹,昨夜赫連璝率軍往北岸救火時大多是徒步過橋,戰馬基本都留在了南岸,這下全落到了楊禹手裡。
五丈原下軍民如同過年般喜慶,連老弱婦孺也紛紛下來幫忙打掃戰場。
衛長安提著飲血的戰刀,趕到楊禹身邊說道:“使君,赫連璝雖然大敗,但危機並未過去,以赫連勃勃的個性,得知赫連璝慘敗之後,必然大怒,很可能會親率大軍前來,戰場打掃得差不多了,咱們必須儘快組織百姓撤離才行。”
“很好,總算沒被勝利衝昏頭腦。”楊禹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吧,糧草也有了,想回家的發點糧食讓他們自行回家,若是無家可回的,還是執行之前的計劃,換由曹長青和吳同率兩千青壯立即組織這部分百姓撤往漢中,咱們留下,晚上看看能不能再過河咬赫連璝一口,不行咱們再撤往陳倉。”
雖然還沒接到確切的訊息,但隨著劉義真將兵力全部收縮回長安城,赫連勃勃親率的十萬大軍必定也已離長安不遠,而長安到五丈原不過兩百里,以騎兵的速度,兩日可至,若輕騎突進的話,一日趕到也不足為奇。因此讓老弱婦孺跟著撤往陳倉是不現實的,終究是走褒斜道撤往漢中比較安全。
衛長安接著請示道:“那幾千俘虜如何處置?”
這還真是個大問題,幾千俘虜已經與楊禹的總兵力相當了,一個不慎,很可能會出大亂子。
當初赫連璝為了消耗楊禹的糧草,前後將上萬百姓驅趕到五丈原上,此時楊禹把情況跟百姓一說後,願意自行回家的不到三千,大部分不是因為已經無家可歸,就是擔心關中落入赫連勃勃手裡,因此寧願跟著撤往漢中。
事不宜遲,當天中午,草草吃過午餐之後,楊禹便讓曹長青和吳同帶著百姓由褒斜道撤往漢中,多餘的戰馬也讓他們帶往漢中。
曹長青和吳同都不想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