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4章 洛陽城外詩一籮,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瞞住那就難說了。
劉義真確認劉青鸞完好無損後,一顆心徹底放了下來,他很快回到楊禹身邊,重新寒喧過後,他就忍不住高吟道:“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楊參軍此次馬踏平城,名震索虜,真是大快人心啊,只恨義真未能一同前往,目睹楊參軍當日風采。”
楊禹看他見面先吟詩,一副騷包樣,偏偏“不教胡馬度陰山”他不吟,卻吟“繫馬高樓垂柳邊”,楊禹不禁暗暗苦笑,這小子怕是改不了這性子了,這做派沒一點劉裕的樣子,楊禹都有些懷疑他是不是劉裕的親兒子了。
楊禹是劉義真推薦入職的,加上入獄時曾得過劉義真的幫助,與這文藝小青年的交集是撇不清了。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加上這次在平城,他弄出來應付那群鮮卑貴族子弟的幾首詩傳得天下皆知,這難免讓劉裕產生一種錯覺,覺得他也是那種喜歡舞文弄墨的文人。
不過楊禹不在乎這些,劉義真雖然偏於文藝範,但待人還是不錯的,至少對他沒有南朝那些高門望族子弟的傲慢。
比如謝晦等人,就絕對看不上楊禹,在謝晦這些人眼中,高門與寒門之間的階層是不可逾越的,就算你官比他大,他照樣不拿正眼看你,你登門坐過的凳子,他們隨後就會讓下人當垃圾扔掉,這樣的現象太常見了。
劉義真長在南朝這樣的環境,卻沒有望族弟子的傲慢,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見他如此熱情洋溢,楊禹只得笑答道:“二公子過喻了,這幾首詩只是在下抄來應付鮮卑人的,並非在下所作。”
那妖精身上傳來醉人的幽香,妖嬈的身子離得如此之近,只要一抬手便可將那軟玉溫香抱入懷。
楊禹稍稍往後靠了靠,離她遠些,將藏寶圖拿出來,夾回書裡說道:“錢多了有時候反而是累贅,秦娘子還是另想辦法吧,我好歹也是劉裕的諮議參軍,捲入你們教派之間的紛爭,你覺得劉裕會作何感想?”
“楊使君,那可是富可敵國的財富……”秦樓月說到這,發現楊禹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心裡不禁有些佩服他了,能對天量的財富不動心的人,還真不多見,至少她沒遇到過。
她只得收起媚態,坐回自己的位子上說道:“奴知道,這確實有些為難楊使君了,然實不相瞞,那寇賊在嵩山修煉多年,確實有些道行,除了楊使君,奴家實在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對付他了。”
“還有一事楊使君或許不知道,寇賊與崔浩私交甚密,崔浩有意推舉寇賊入魏為國師,崔浩這麼做無非是想為自己增加一個有力的臂助,楊使君應該比奴家更清楚,象鮮卑這種遊牧部族,往往其興也勃然,其敗也忽焉,並不甚可怕,可怕的是象崔浩這樣的人為其出謀劃策,幫其穩固統治。”
“縱觀當今天下大勢,北魏勢必將成為晉國首要大敵,楊使君既然自認是晉國官員,那站在晉國的角度,應該也不希望崔浩這種人在魏國的地位更加穩固吧?”
當然不希望,不然楊禹也不會在平城努力挑動鮮卑貴族與漢人官員之間的矛盾了,特別是崔浩這樣的人才留在北魏,必然會讓北魏少犯很多戰略性的錯誤。同時他會成為一個榜樣,吸引更多的漢族人才效力於鮮卑。
“若是有機會,楊某去會會這寇謙之倒也未嘗不可,奈何楊某身不由己,恐怕是沒空去嵩山了。”
“奴家曉得,楊使君若肯幫這個忙,倒也不必前往嵩山,王鎮惡、檀道濟收復洛陽,重修五陵,把寇賊請去,如今寇賊就在洛陽。”
靠,這妖精,一環套一環,楊禹這次回程的目的地正是洛陽,可見這妖精什麼都算好了。
但真在洛陽與寇謙之爭鬥話,不管誰輸誰贏,對楊禹都頗為不利,他可不想自己在別人眼裡變成一個神棍。
秦樓月心裡明鏡似的,豈會不知楊禹在擔心什麼,她立即又加了一句:“楊使君無須大張旗鼓,只需私下對付寇賊即可。”
“說得輕巧,誰對付誰還不知道呢,這事你還是另找主明吧,恕楊某無能為力。”
楊禹再次一推二五六,開玩笑,我憑什麼幫你們?
“明人面前不說假話,不瞞楊使君,若真讓寇賊入魏,做了北魏國師,崔浩將如虎添翼,這對楊使君效力的晉國固然不利,對於奴家而言,苦心經營這些年打下的根基亦恐將不保,至少在一這點上,咱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呵呵,我也不瞞秦娘子,我在劉裕帳下只是混口飯吃,還遠沒到憂國憂民的地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