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0章 渡河,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此時,楊禹便只有使出拖字訣了。

他再次施禮道:“公孫將軍有所不知,先前貴國守將望風捐去,留下空城無人管轄,城中百姓不明就理,驚亂四起,不法之徒趁機燒殺搶掠,幸得我徵虜將軍及時帶兵入城,才逐漸平息事態,我徵虜將軍入城之後,不僅要約束軍士、加強城防,還要撫慰百姓、救死扶傷、升堂問案、查懲不法、整頓治安、開倉賑濟,日夜操勞之下,身子都快被掏空了,如今只能臥床將養幾日,再者我家太尉親率大軍不日即到,到時大軍匯聚,一同西去,那時滑臺自然還歸魏國。”

什麼叫身子都被掏空了?

城頭的王仲德聽到這差點沒摔倒,這下總算明白楊禹為何讓自己先不要露面了,僅從這一點便能看出楊禹這個人不簡單啊,事前連敵人要說什麼都算到了,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楊禹不管王仲德是什麼反應,禮數周到地接著說道:“公孫將軍此番來得正好,在下受我朝太尉所遣,正欲出使貴國,面見貴國皇帝陳表假道之意,還請公孫將軍代為傳達,以使在下能順利過河北上。”

公孫表本就沒指望帶兩百人渡河便能順利收回滑臺,軍威顯揚過了,魏國的態度也表達了,看著城頭晉軍林立,心裡暗自打鼓,哪裡真敢就此翻臉,撂下幾句場面話之後,便帶兵北返稟報主帥乙旃建去了。

楊禹回城之後,又讓王仲德備了一頓豐盛的晚宴,他蹭飯的理由是:吃了這一頓,明日過河之後不知道有沒有命吃下一頓了。

先前在城外,公孫表的態度雖然不像是立即要開戰的樣子,但那是在南岸,就公孫表那點人馬真要開戰無異於壽星公上吊。

明日到了北岸,那便是人家的地盤了,屆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家還會不會這麼好說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第二天一早,楊禹持節,登船渡河。

河水滔滔,戰馬嘯嘯,同行的五十虎賁都顯得有些沉重,誰也不知道過河之後會發生什麼。

楊禹見大家情緒有些低落,便取琴置於船頭,對著滔滔黃河水,錚錚幾聲試音,便將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他停指稍加思索,一曲琴聲從指間傾瀉而出,江風激盪,琴聲鳴響,有如紛紛世上潮,一聲清嘯,江山如畫,竟惹豪情逐浪高……

大樂必易,這首曲子深具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風韻,聲色悠揚,豪邁大氣,船行北去,山和水應之間,不僅船上五十虎賁聽得熱血沸騰,便是北岸林立的魏軍,也被琴聲吸引,肅立岸邊靜聽,一時間人聲全無,只有濤聲與琴聲交鳴迴盪。

待到船靠北岸,琴聲停時,隨行五十虎賁已是豪情滿懷,大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寧壽之更是長身作揖道:“今日得聞此佳音,即死可矣。”

“哈哈,寧參軍可別這麼說,咱們使命在身,可死不得。”

楊禹收琴起身時,岸上林立的魏軍之中走出一個員將領,正是昨天見過一面的公孫表,只見他一改昨日的色厲內荏,一臉倨傲地對楊禹說道:“晉使倒是好雅興。”

“雅興淡不上,只是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如今晉魏兩國有些誤會,我出使貴國,撫琴渡河,只是想表達我晉國的善意,希望晉魏兩國能化干戈為玉帛,因此不惜東施效顰,倒讓公孫將軍見笑了。”楊禹下船之後便是長身一揖,臉上笑容可掬,坦然道,“晉國太尉賬下諮議參軍楊禹,奉命出使魏國。”

公孫表根本沒理會他的什麼善意,立即反駁道:“誤會?貴軍佔著滑臺不走,這也是誤會?”

公孫表背後的魏軍之中,突然有人大喝道:“佔我滑臺不還,還想借道,真是豈有此理,若不給點顏色他瞧瞧,還當我大魏無人呢!”

緊接傳出“嘣”的一聲,雙方距離太近,未等楊禹他們反應過來,一支勁箭已快若流星般射到近前,噗的一下將寧壽之頭上的梁冠射飛。

這突如其來的一箭,不僅讓楊禹身後的五十虎賁大為緊張,反應最快的小九更是拔刀上前,護住楊禹,楊禹自己也萬萬沒想到,對方一見面就動手,我這好歹是一國使節好不好?

對面的魏軍見晉使落冠,頓時發出一陣陣的奚笑聲。

楊禹擺擺手,示意小九先把劍收起,然後面色鐵青地對公孫表說道:“正所謂兩國交兵,不辱來使,我本以為鮮卑建國日久,已非等閒夷狄蠻貊可比,看來是我錯了,爾等這一箭,何止是射掉了我副使的梁冠,更是射掉了北魏的大國風範啊!”

寧壽之也跟著說道:“昨日公孫將軍過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