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蘭貴人有喜
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蘭貴人有喜,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聽風煮雨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做完這些之後,李奕大手一揮,唐軍兵士將祭奠用的豬牛羊三牲都給抬了上來。
與之一起的,還有僧格林沁。
李奕本來有心勸降僧格林沁。
只是,僧格林沁的態度卻是異常堅定,寧願人頭落地,也不願歸降大唐。
見此,李奕也就熄了招降的念頭!
這次祭奠孝陵,李奕將僧格林沁給帶了過來,準備要在皇陵前將其斬首,活祭老朱。
咚!咚咚!
祭祀的鼓樂聲不斷響起。
空氣中的氣氛越發沉凝肅穆。
僧格林沁被押了上來,伴隨著刀光閃過,一顆人頭拋飛。
然後被用木盆接住,呈遞到了李奕面前。
李奕簡單過目之後,揮手命人將人頭擺上祭臺。
緊接著,豬牛羊三牲也是被挨個宰殺,擺上了祭臺。
祭祀典禮不斷進行!
很快,祭典的全過程順利結束,李奕帶人準備離開孝陵。
走到路上,李奕發現道路旁的一塊石碑。
石碑上寫著四個大字“治隆唐宋”。
在看到石碑的瞬間,記憶浮上心頭,李奕想起了這塊石碑的來歷。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塊石碑應該是康熙祭奠孝陵時所立下的。
沉思了一陣,李奕轉頭對一旁的張泰說道。
“這塊‘治隆唐宋’碑命人儘快移除。”
“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陵寢中,留著這麼一塊韃子皇帝手書的石碑,豈不是令人笑話?”
雖然治隆唐宋碑說的是好話,但李奕依舊認為這是對朱元璋的羞辱。
要知道,老朱可是靠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起家的。
結果他死後,卻是讓一個韃虜之君在他的墳前立碑,這豈不是在對老朱貼臉開大?
就好比現如今咸豐死了,李奕派人去他墳前立一塊“明君聖主”的石碑一樣。
這是誇讚嗎?
這明明是諷刺,是勝利者對失敗者居高臨下的炫耀好嗎?
站在康熙的角度來說也同樣如此,你明太祖再牛逼又怎麼樣,你家大明我大清滅的,你的身後名是由我來定調的。
氣不氣?
氣死你!
有能耐從墳頭裡爬出來咬我啊!
老朱若泉下有知,他恐怕寧願自己的墳頭被滿清給刨了,也不願接受康麻子的讚揚。
這尼瑪太羞辱人了!
至於說移除這塊石碑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李奕覺得問題不大,大不了等他將來打到北京之後,也去給康麻子立一塊石碑嘛!
這個,就叫做禮尚往來!
張泰聞言,當即抱拳領命。
隨即,一群人離開了孝陵,浩浩蕩蕩的往南京內城趕去。
李奕在南京外城裡繞了個圈,由孝陵繞至正陽門,準備自正陽門入城。
嗯,按照南京城的城牆結構來看,正陽門才是南京正門。
李奕作為大唐君主,要進南京,自然不能走側門。
正陽門就是他唯一的選擇!
唐軍士卒早早的便在正陽門附近沿街站定,隔著揹著長槍,背對街道,面向街道兩側的人群,保持警戒。
在這些唐軍士卒站定之後,李奕帶著唐軍眾將縱馬而來,在街道兩側的南京百姓的矚目下,緩緩向著正陽門行去。
瞬間,街道兩側的百姓如同風吹麥浪般齊齊下拜。
“大唐萬勝!唐王萬歲!”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大唐萬勝!唐王萬歲!”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在南京百姓的山呼拜賀聲中,李奕縱馬行入正陽門……
……
京城,慈寧宮!
床榻上,兩道人影抵死纏綿。
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石楠花的味道。
奕和蘭貴人緊緊相擁,享受著事後的餘韻。
奕抬頭望著頭頂的窗幔,如同聖賢附體般,心中不由自主的思索起了人生的意義,宇宙的真相。
只是,就在這時候,蘭貴人嬌滴滴的聲音將奕給思維給拉了回來。
“六郎……”
奕輕輕嗯了一聲,然後詢問道。
“杏貞寶貝,怎麼了。”
蘭貴人將腦袋趴在奕胸口,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