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勁旅豈是等閒輩,盛隋風雲,三更燈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翟讓連連擺手,道:“這是什麼話?賢弟能來為我等奔波,翟讓已經是感激不盡了。怎敢笑話?”
秦瓊哈哈大笑,道:“好,你我兄弟,肝膽相照,不用這般多事!只盼天下早日能海清河晏,你我兄弟也莫要戰陣上兵戎相見了!”
翟讓點了點頭,道:“都盼著這一天呢。這天下,早一日安穩,我等就早一日歡喜!”
秦瓊道:“閒話少說,小弟回了,還請翟大哥留步!”說著,拱手一揖,又衝著徐世績道:“懋功兄弟。好好保重!後會有期!”轉身飄然而出。翟讓想去趕出送他,卻見他箭袖長袍,已經去的遠了,腳程委實極快。當下也只是嗟嘆。
秦瓊走了兩日後,羅成便率領著黑燕騎奔至了瓦崗寨。翟讓則領著五百條血性漢子迎接戰了一陣,當時便被殺了個潰不成軍。翟讓叫苦不迭,暗思自己的確過於輕敵,視天下精兵如無物了。此後許久,聽聞“涿郡”、“羅成”、“黑燕騎”的字樣,翟讓臉上的肌肉便亂顫。
羅成在瓦崗只是匆匆一駐,轉而便撲向了山東。而王薄、竇建德卻聞風而早早偃旗息鼓,羅成見自己的計策已經完成,當下便在山東停了一段時間,期間又去尋了楊林、秦瓊一番。好好修整了一番。
此時,又已經迫近了年關,大業七年這一令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的一年即將走至盡頭,而楊廣為征伐高句麗而興起的全國備戰,卻遠遠沒有走到盡頭,甚至,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而高句麗,在楊廣明顯的動兵預兆之下,竟也是有條不紊的積極備戰,絲毫沒有在一個泱泱大國的威壓下自亂陣腳。
這絕對會是一場硬仗,所有置身於此間的人都暗自捏了一把汗。卻只有楊廣,依舊覺得自己百萬之師一度遼東,那高句麗迫於兵威便會全體投誠。全然不知,這一次東征,卻全然便是一“名將之墳”!
世事,總是喜歡捉弄人。哪怕你是皇帝,也總要嘗一嘗苦日子的滋味。只是到頭來,想起那苦日子,楊廣究竟能不能釋然,卻也無法得知了。就像他也不會知道,千古後的世人,又會為他的行為做甚麼評價。
楊廣負手立於涿郡城頭,南眺荒茫原野,自覺胸懷寬廣,微微頷首吟誦道:“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一首詩吟誦後,頗覺回味無窮,轉頭看著身後垂手直立的羅藝,問道:“燕王,朕當初西行時做的《飲馬長城窟行》一詩,可還入的耳嗎?”
羅藝點了點頭,道:“羅藝雖是武人,卻也聽得‘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等這般佳句。陛下文采,有魏武之風,文武之資,萬世無人能及!”
楊廣哈哈大笑,道:“難得,難得燕王這般誇我,朕倒是有些受寵若驚呢!”
羅藝臉色一變,慌忙下拜,道:“陛下明鑑,臣實忠心,不與陛下一字謊言!”
楊廣搖了搖頭,伸手將羅藝扶起,道:“燕王,朕只是說幾句玩笑話,你何必如此?”
羅藝點頭稱是,卻似乎不敢多說什麼。
這時,只聽城下一陣囉聲想起,卻見有一隊人馬正往城裡走近,肅靜、迴避兩個大牌首當其衝,隊伍中間,張著一張華蓋大傘,傘下似乎有個道士。
羅藝眉頭一皺,道:“陛下,這卻是哪來的道士,怎生用的三品大員的車駕?”
楊廣笑道:“這道士是嵩高山上修行人士,自稱三百歲,六年前說要為朕制長生不老金丹。想來是金丹製成,他特地前來獻上的了。”
羅藝“哦”了一聲,道:“難不成這世上當真有能令人與天地同壽的仙丹麼?”
楊廣道:“這誰又得知了?左右明日無事,臨朔宮上一問便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