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竟遣酷吏坐監軍,盛隋風雲,三更燈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聽庾質如此說道,卻是點了點頭,道:“不錯,若是由宇文將軍出馬,伍雲昭聽聞宇文將軍的大名,再思及當年他落敗於宇文將軍,只怕,兵鋒一觸,便必然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了。只不過,宇文將軍身為京師九門總督,如此要職,豈能擅自調動?這不可行。諸位愛卿,可還有良策?”

庾質搖頭退下。群臣又亂成一團。

楊廣不禁搖頭暗道:“這一幫當真是吃乾飯的,區區一個伍雲昭,一個南陽郡,就把他們難成這副模樣!”

“陛下,末將不才,願請兵出戰!”楊廣正在思慮之間,突然聽見階下一人朗聲言道。

楊廣尋聲看去,卻是郎將麻祜。當即便是眉頭一皺。

而一樣站在階下,位於武將之首的宇文承都,卻是嘴角一撇,似乎對這麻祜不以為然。

作為一個皇帝,楊廣首先便是要有知人之明。對於麻祜此人,他可是不太看好!

麻祜,字叔謀,此人心狠手辣當數的上大名鼎鼎,可是論及文武才學,卻是離一個良將,所去甚遠了。

大業元年,楊廣下旨開鑿通濟渠,而麻叔謀則被任命為開河督都護。麻叔謀到達寧陵後患病,臥床不起,四處求醫診治之後,得名醫之法,說必須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後加入藥物,一起服食。

麻叔謀讓人找來幾支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為‘含酥臠’。服藥之後,果然身體日益輕健。當時鄉村百姓,聽聞麻大人有此疾病,便紛紛前來進獻羊羔,以求這大人庇護,免除了自家的勞役,前來進獻羊羔之人,約有幾千之數。麻叔謀為一己之私,便收下羊羔,同時免除了那數千家的勞役。

可是,開鑿、疏通運河的工期是無法延遲的,少了這麼多勞役,如何是好?麻叔謀便愣是狠下心腸,加大了手下勞役的開河力度,將原本的每人每日五個時辰的工期直接加到了八個。一時間,開河的民夫怨聲載道,甚至累死在運河上的人竟達到了十之三四!

這還不算什麼,更加令人髮指的還在後頭。

寧陵縣下馬村有個叫陶榔兒的,富有錢財但為人兇暴,陶榔兒家的祖墳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時被髮掘,就偷了人家一個三四歲的男孩,殺死後砍掉頭和腳,蒸熟裝入食盒獻給麻叔謀。

麻叔謀起初不知,後來吃著這肉,覺得香美異常,和平日裡所用的羊羔肉風味迥然不同,十分滿意,後來問及陶榔兒,陶榔兒不敢隱瞞,如實稟報。孰料那麻叔謀非但不思及自己先前之行徑令人作嘔,反而大喜,同時便下令讓河道在經過陶家墳地時繞了個彎。

陶榔兒兄弟感謝麻叔謀的恩德,繼續偷盜小兒蒸熟獻給麻叔謀來討賞。其他百姓得知陶氏兄弟的行為,也效法他們,偷盜鄉間小兒換取賞賜。當時,附村莊接連丟失小兒達數百名,到處可以聽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哭聲。

起初,眾民只道是野獸出沒,將孩子叼走,可丟失的孩子越來越多,這才擔心起來。於是,當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製一個大木櫃,用鐵皮裹縫,夜裡就把小孩藏在櫃中,用大鎖鎖牢,而且全家人點著蠟燭值班看守。到天亮開啟櫃子,若小孩還在,全家老幼都一一慶賀。

可即使如此,丟失小兒的事件仍然不斷髮生。事發後麻叔謀被人告發,朝野震驚,楊廣雷霆大怒,將麻叔謀拘到朝堂之上,嚴詞審訊。只是那麻叔謀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收受賄賂,並且對勞役過於嚴苛,才導致有“亂民誣告”之事,而那“竊小兒而食”,也不過是亂民妖言惑眾之語,不足為信。

楊廣一時不明就裡,只是將他暫時下獄。孰料這麻叔謀倒也是手眼通天,愣是在獄中將上下關節打點通了。

細究起來,倒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想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麻叔謀殘忍如斯,平日裡與他交好的又能有幾個好鳥?幾個人彼此之間,原形畢露之下,自然各有各的把柄。一旦一個人受難,其他人若是不幫襯著,只怕下一個受牽連的,便是自己了。

便是靠著這種方法,楊廣愣是相信了麻叔謀的鬼話,將他從大獄之中放了出來。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被當場重則四十廷杖,然後貶為庶民。也算是表明修建運河本意是好的,只是上行下不效,擾了民生,天子已經替百姓伸張冤屈了。

而那陶榔兒兄弟,因為賄賂麻叔謀,改變了運河的規劃,所以獲了個滿門抄斬的罪。這可倒好,本來是為了孝心要保全祖墳,到後來,一家子害人害己,全部下去陪老祖宗去了。

再後來,楊廣南下江都,看那運河完成的如此完善,不禁又想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