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帥府一策顯雄才,盛隋風雲,三更燈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郡總管府。
“報將軍,有人名秦瓊,自稱奉聖上斥令,兼幽州燕王之舉薦,來府中謀事。”
來護兒把頭從桌案上抬起,看了來人一眼,道:“傳他進來!“
這來護兒本是江都人氏,幼而卓詭,好立奇節。少年時初讀《詩經》中‘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等語時,曾舍書而嘆道: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安能區區專事筆硯也!’(隋書.來護兒傳)。遂棄文習武,四處拜名師學藝,幾經輾轉,練就了一杆五十餘斤重渾鐵點鋼槍,著實有萬夫不當之勇。
來護兒年幼而孤,為世母吳氏收養。梁末侯景之亂時,其世父為鄉人陶武子所殺。來護兒藝成歸鄉,吳氏向其哭訴此事。其時陶武子宗族有數百家,為江都大族。然而來護兒就在陶武子家辦婚事的當天,單槍匹馬直入其家,與眾目睽睽之下將陶武子一槍刺死,滿堂數百賓客皆被其殺氣震懾,不敢有絲毫妄動,任由其割下陶武子首級從容遠去。用仇人首級祭奠了世父後,來護兒遁跡深山,隱姓埋名。直到周大象元年九月,行軍元帥韋孝寬攻陳,淮南一帶盡成周土,躲藏一年多的來護兒才得以迴歸鄉里。
周大定元年二月,楊堅廢周立隋。為擊滅陳朝,統一南北,隋帝楊堅在開皇元年三月,即派宇文忻、賀若弼等鎮廣陵。素懷大志的來護兒趁機投入賀若弼麾下,並在後來的滅陳之戰中屢立奇功,拜黃縣公,開府儀同三司、右御衛將軍、兼齊郡總管,端得一時顯貴無比。
過不多時,便聽見帥堂外一聲響:“末將秦瓊告進!”喝聲似舌綻春雷。來護兒抬頭一看。
只見秦瓊已邁龍驤虎步般走進帥堂,隨即插手而立,但見秦瓊:
身材凜凜六尺長,相貌堂堂斂鋒芒。
眼射寒星衝牛鬥,眉橫冷罩千里江。
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氣宇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
來護兒暗讚一聲“好漢子!”隨即開口說道:“秦瓊,你在邊關的事情,我也是聽說了。察得陰謀,陣殺紅海,五百騎兵破三千,日不移影陷雄關。果然是員良將。要燕王再舉薦你,卻是多此一舉了。”
秦瓊拜謝道:“將軍謬讚了。小可能有這般戰績,卻是與燕王那幽州的五百精銳分不開的。”
他自知羅藝把秦用的功勞也按在了自己身上,卻也不說明,只是續道:“那日同幽州的‘黑燕騎’並肩作戰,著實令小可吃驚不小,以一當十也不為過。有朝一日,若是能訓練出如此的三千五千騎兵,只怕,橫行天下也不為過。“
來護兒笑道:“我同燕王也算是相交頗厚,自然知道他的‘黑燕騎’的厲害。只可惜,這齊魯大地似乎取不出這種人才。對了,叔寶,聖上給我下的命令,卻是命你為我鷹揚府的越騎校尉。只可惜,我手下沒有騎兵,這越騎校尉,如同是個虛職了。”
秦瓊搖了搖頭,道:“秦瓊能得皇上垂青,上體天恩,也就足夠了。至於騎兵之事,末將倒是有一提議。”他聽來護兒的語氣,知道他是承認自己的越騎校尉之職,故而便以“末將”自稱。
來護兒問道:“叔寶,你有何提議,但說無妨。”
秦瓊道:“我中原騎兵,一向以‘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為主,雖然防護力強大,但一則價格過於昂貴,對騎兵和戰馬素質的要求極高不說,後備保管乃至修復皆是不容小覷的開支,故此而成軍極難極慢;二則重騎兵機動性太差,衝刺速度過於緩慢,對上塞外遊牧民族的彎弓騎射,那絕對是清一色的一邊倒。所以,我想利用我的越騎校尉之職,為咱齊州青州之地,也訓練處一股強勁的輕騎!“
“輕騎?”來護兒眼前一亮,連忙喚下人道:“來人,給秦校尉看座!”
待秦瓊坐定,來護兒才又續道:“叔寶,你這主意,正合我心意,不妨再說下去!”
秦瓊點頭道:“咱這齊魯之地,俊傑遍出,頗有壯碩子弟,若是用來招兵,則再好不過。只不過……”
來護兒聽他似乎有難為之處,便道:“無妨,大膽說便是。”
秦瓊點頭道:“不過大多子弟皆是貧苦出身,若要是找些馬術精湛,乃至可馬上運槍使槊、曳斧彎弓之輩,倒是難的很。所以,末將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卻又怕太過侷促了,哎,不說也罷。”他欲擒故縱,吊起來護兒的胃口。
來護兒是個急性子,聽秦瓊吞吞吐吐,忙道:“叔寶,你就別吊我胃口了。你既然提出提議,定有解決策略,說說吧。”
秦瓊“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