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捷報頻傳進幽燕,盛隋風雲,三更燈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伍建章喟然長嘆道:“伍魁、伍亮這二人,落入的,可以說是一個天衣無縫的局。臣本不多慮,只是覺得兩個不成器的侄兒咎由自取。但臣回想起來,卻是越發覺得奇怪,也是此局的天衣無縫讓人心驚。難道說,陛下您不覺得整件事中發生的巧合太多,幾可說環環相扣,如同有心人設計的結果嗎?”

“那羅藝竟敢如此欺心!”想到這裡,楊廣不由得拍案大怒,“先皇不但賜他高官顯爵,更應許他的約法三章,允他永鎮幽州,幾如割據自立。朕又賜他燕王爵位,直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如今他竟變本加厲,設如此陰毒詭計來排除異己,卻將朝廷威嚴置於何地?也罷,朕便即刻下旨,大興王師討之!”

“陛下少安毋躁。”伍建章擺手止住暴怒的楊堅,“此刻卻是不可興兵,以朝廷如今的實力,平滅羅藝當可辦到,但卻是必須傾舉國之力不可。方今天下剛剛承平十餘年,人人厭戰思定,若貿然興兵,勢必使民心不穩。且戰後必會使國力大損,那突厥可汗啟民,與高麗王高元雖表面臣服我朝,實則無時無刻不在覬覦我大隋的錦繡河山,只待我們稍稍露出弱點便會撲上來撕咬。在外患未得徹底解決之前,國內實不宜再動干戈。”

楊廣嘆道:“難道此事就這樣罷了?”

“當然不能!”伍建章斬釘截鐵,目中猶帶三分恨意,道,“眼下我們固然無法掘其根本,卻可以先斷其羽翼。卻不知陛下可曾注意到在這件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嗯?”楊廣眉頭一皺,隨即點頭道:“你可是說秦瓊?”

“正是。”伍建章道,“那羅藝的計謀雖然周密陰狠,但若無秦瓊這等高手實施亦難成功!伍安福那不成器的小子老臣且不去說他,但伍魁的一身藝業卻是老臣一手調教出來,雖比之雲昭差上許多,但放眼天下亦是第一等的人物!能將他如此玩弄於股掌之間,不著痕跡取他性命,老臣都自恃不可,如此可知秦瓊的武藝勝他絕不止數籌!”

楊廣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

伍建章續道:“再從他後來陣挑突厥猛將紅海,五百破三千大敗突厥,日未移影復奪古北口,可見此人是一員難得的良將。羅藝得其相助,實如猛虎添翼。”

“你的意思是……”楊廣做了一個揮掌下劈的手勢,示意要殺了。

伍建章卻是搖頭,道:“皇上此言差矣,如此人才,殺了豈不可惜?伍喜曾說起秦瓊是羅藝的內侄,但卻又是一配軍,秦瓊怕正是因此,才投入羅藝麾下,以為倚靠圖一功名,但說到倚靠,還有比陛下您更大的靠山嗎?”

楊廣眼前一亮,鼓掌道:“這倒是一妙計,只不過,伍魁、伍亮兄弟畢竟是你侄兒,這……”

伍建章長嘆一聲,慨然道:“此事說來是伍魁他們理屈在先,況且又是為國取賢,只要秦瓊他識得大體願意棄暗投明效忠朝廷,老臣便將這私仇揭過又有何妨?”

楊廣萬分沉重的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只怕是委屈伍叔叔了。”

伍建章道:“皇上說笑了。為我大隋江山,便是折了我伍家上下,我也要報答先帝知遇之恩!”

楊廣哈哈一笑,只是臉上的神情卻沒有那般開心。

先帝,又是先帝!

次日,楊廣便當朝頒下聖旨,首先言道伍氏兄弟及伍安福既各有取死之道,便不再追究任何人責任。因念及伍氏一門有大功於國,也不再追究伍亮叛逆之罪,只令羅藝派人將他們三人屍首及家眷送回京師。

後來,又道靖邊侯羅藝對此事處置得當,指揮有方,收復國家關隘,特下旨褒揚。旨意最後提到羅藝麾下旗牌官秦瓊智勇兼備,於復奪古北口一役中功勳卓著,現查明其本為齊州人氏,故特旨嘉獎,准許回鄉任職云云。

“哈哈,叔寶啊,真有你的!”幽州燕王府裡,羅藝彈了彈桌案上的聖旨,道:“想不到一切皆如你所言,事情如此順利。”

秦瓊搖頭道:“姑丈謬讚了。我想朝中定然是有識貨之人,看的出來咱們的計策,只不過投鼠忌器,不敢有所動作罷了。”

羅藝點了點頭,道:不過不管怎麼說,咱們目的也算是達到了,你也可以‘衣錦還鄉’了。”

秦瓊笑著摸了摸頭,道:“讓姑丈取笑了。叔寶未曾想過要風風光光的衣錦還鄉。”

羅藝嘆了口氣,道:“你也是,有什麼心事也不說出來。今日我去你房間裡,見你在桌案上寫寫的哪首詩,什麼‘一日離家一日深,恰似孤雁宿寒林。縱然此處風光好,卻有思家一片心。‘墨跡還未乾,定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