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朕喜提三名大將,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盤龍山主入口下,白廣恩部開始進攻。

一萬步兵正面進攻,五千騎兵兩翼掠陣。

但是山道狹窄,白廣恩即便有十萬大軍,也沒法充分展開。

祖邦文的部下,打得很從容,很輕鬆。

他們時不時放幾輪箭雨,然後再用石頭砸。

很快,山下堆滿了幾百具屍體。

試探幾次後,白廣恩放棄了強攻。

“父帥,這樣下去只能徒增傷亡。”

白良賢對白廣恩說道。他是白廣恩的三子,今年才十八歲。

白廣恩微微一笑,說道:

“圍而不攻即可,山上能有多少糧食,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白廣恩轉身問童逵行,“你該不會騙我吧?這山上能有銀子?”

童逵行根本不在乎有沒有銀子,他一直在思考脫身之計。

萬一大帥和陛下的援兵遲遲不來,或者突襲不順,就就麻煩了。

隨口應道,“白總兵,想辦法攻上去一看便知。”

白廣恩沒有說話。

他的真實想法是,打敗山上這支殘兵,拿了二十萬兩銀子走人。

至於以後的路怎麼走,他懶得多想。

長子白良弼在建奴軍中任職,雖然不是什麼高管,但多少有條後路。

如果繼續強攻下去,傷亡過高的話,手下的弟兄們可能會鬧意見的。

立在山頭的祖邦文一臉冷笑。

白廣恩你以為我們關寧軍是草包啊,隨便包圍一下就投降了?

他抬眼望向南邊的薊州城。

薊州城中,衙署大堂內。

崇禎開始和吳三桂、張伯宗等人商議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崇禎開宗明義道:

“這兩天有兩個目標!”

“第一,今晚擊潰並活捉白廣恩!”

“李雙喜、辛思忠、劉芳亮的敗績會激怒李自成。玉田到薊州城不過六十里,他們的斥候和前鋒很快就會探知我們在薊州城。”

“所以,第二個目標已經很明確了:在薊州城下擊敗李自成的復仇軍隊!”

吳三桂、張伯宗、楊坤和其他幾名參將神情嚴肅。

他們現在幾乎沒有退路了,被陛下裹挾在他的戰車上,沒有機會下車。

他們當然也可以當場造反,但是如果他們心中畢竟還有一些儒家的忠君思想。

如果沒有忠君的這份羈絆,他們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更重要的是,在崇禎的引導下,他們發現,其實李自成的大順軍,沒有傳言中那麼強大。

尤其是關寧軍基層軍士,和他們的老對手建奴對比之後,面對大順軍時,不再有剛剛入關時候那種忐忑和疑慮。

吳三桂起身道:“陛下,不算王督師的遵化兵,算上祖邦文、吳國貴,我軍在薊州城外內能夠呼叫的關寧軍只有一萬人。”

崇禎知道他說的是事實。

現在要從背後突襲白廣恩,吳三桂能呼叫的關寧軍老兵只有不到四千人。

盤龍山和府君山兩處六千名關寧騎兵,現在動不了。

玉田那面的遵化兵和一萬關寧騎兵也不知道戰況如何。

由李雙喜和辛思忠的降兵組建的五千騎兵,剛剛歸服,戰力和忠誠存疑。

張伯宗工兵營那五千人也是由降兵組成。

崇禎朗聲道:“平西伯,打仗並非是拼人數,這點你比我更清楚!”

“關寧軍並非為朕一個人而戰,也不是單單為自己而戰。”

“過幾日,等京師那邊有人逃出來,爾等就知道朕為何拼死要打垮闖賊!”

“至於建奴,崇禎十一年冬,濟南之屠,這幫畜生在濟南城留下了十三萬具屍體!”

“你們不信?”

吳三桂等人低頭不語。

作為軍人,作為大明的臣子,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相當有血性的。

“等天下平定後,你們不用看兵部的塘報,自己去濟南,去山東問當地的百姓。”

“從努爾哈赤反叛以來,到現在為止,遼東被殺的人口不下百萬之眾。”

“吳總兵,關寧軍戰力為何這麼強?”

“除了歷年各位將軍帶兵有方,最關鍵因素,朕覺得應該來自於遼東軍士對建奴的仇恨。”

“他們的祖先、親族,絕大部分都遭遇建奴的屠殺、奴役。”

崇禎越說越激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