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戰鬥結束
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戰鬥結束,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部考功司的人派員複查。複查首級是一件比仵作還要痛苦的工作,尤其遇到爭議或者疑點的時候,要分辨首級的主人是男人還是女人,是內地人還是關外的建奴,等等。
為了拿到更多的賞銀,有些人就開始動歪腦筋。比如殺良冒功,如何分辨百姓和軍人首級的重要標準就是看有沒有女人。
明代一般採用水浮法來分辨男人和女人。男人的首級在水中一般後腦勺朝上,女人則相反。這個很玄幻,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在合法的情況下可以試驗下。
屍體、屍體的一部分是人類存在的直接證據,在解剖、法醫理論和實操中,各種稀奇鬼怪的知識有時候令人真的毛骨悚然。
比如,經常處理水中浮屍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水中的男屍體一般面朝下、女屍體一般面朝上。
這是因為男性朋友一般骨盆相對胸部骨架較小、導致屍體背部體積大、浮力大。而女性朋友則肩膀窄、骨盆寬、乳部較大,導致胸部體積大、浮力大。
還有些老兵油子則將所有首級都做舊處理,比如煙燻,對,就像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熏製臘肉一樣的手法;再比如蠟染、用菊水浸泡,以此來矇混過關。
考功司的人則會用沖洗、打磨、拋、刮、蒸等方式來進行還原。
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
一場大戰結束後的某一天,軍營中各個角落中,有很多人正在對著一顆或者幾顆腦袋在討論、觀察、研究、實驗、爭吵。
在戰爭時代,人命和個體尊嚴不值一提。
第四步,複核沒有問題後,在內閣、司禮監、皇帝三方之間會形成一個同意的批覆。
接下來就是賞銀髮放的具體操作了。
軍功制的含義很廣,比如斬將、奪旗、陷陣、先登、擊退敵人、收復失地、包括陣前受傷等等都能獲得軍功。
吳三桂見李若鏈願意幫忙,心中大定,軍功分配和核實最容易得罪人,有錦衣衛都指揮使李大人在場,就好辦多了。
“孫文煥,你帶領軍中首功督查隊就地收割、清點、存放闖賊首級。”
“錦衣衛都指揮使李大人親自陪同爾等現場清點!”
“得令!”
督察隊成員都來自於軍中,沒有戰死的人迅速集結到孫文煥、李若鏈面前。
“兄弟們,本將軍只說一句話,徇私者斬!”孫文煥道,眼神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諾!”兩百多人的首級收割隊成員齊聲回道。
別人拿命換來的敵人首級,是幾顆就是幾顆,絕對不能因為私下的交情而有失偏頗。
看著別人收割真實的人頭,李若鏈覺得頭皮發麻。
他雖然勇猛神武,而且還善於嚴刑拷打,但是從事這種工作還是第一回。
吳三桂瞟了一眼潘永昌道:“你部誘敵失敗,陛下有沒有責罰?”
潘永昌額頭冷汗直流,他這次誘敵失敗,才導致今天這場戰鬥的發生,可以說家丁營和關寧騎兵很多人的戰死,與他有間接的關係。
陛下赦免屬於朝廷和天子的事,但關寧騎兵內部還有軍法!
潘永昌跪下道:
“回大帥!陛下說讓我戴罪立功。可是末將有罪!末將甘願受罰!”
“這麼多弟兄們因為我誘敵失敗而戰死,末將願意抵命!”
潘永昌邊說,邊流淚,邊摘下頭盔,褪下身上的棉甲、臂鎧等物。
吳三桂雙眼圓睜,暴怒,大喝道:“來人,將潘永昌拖下去砍了!”
兩名親兵走上前去拖起潘永昌就往外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