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祖大壽的真面目
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祖大壽的真面目,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時三刻。
瀋陽城中某處深宅。
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負手矗立在庭院中一棵樹下。
年齡和長期的憂慮痛苦讓他的頭髮幾乎全白了。
書房窗紙中透出的光芒照亮了他全身。
稀稀朗朗的星星在夜空忽閃著。
此人正是前遼東霸總、大名鼎鼎的祖大壽。
第二次被迫投降建奴後他一直處於半軟禁狀態,這座庭院的外面至少駐紮了兩百人的建奴兵丁。
除了必要的食物、飲水外,很少有外人能夠進出這座庭院。
第二次投降後,祖大壽被皇太極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官,和滿八旗的精奇尼哈番同檔次的官職。
但無論是皇太極、現在的多爾袞都可以冷淡他,不給他實權,更沒有兵權。
祖大壽知道,要不是考慮到吳三桂的因素,建奴隨時會廢掉他。
當然建奴也可以留他的性命,因為畢竟後面還要不停地招降大明軍官,他祖大壽可以做個榜樣。
腳步聲響,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上身進了庭院。
“壽帥,這是那邊的密信。”
中年男人從衣領的暗格中摸出一張絹帛紙遞給了祖大壽。
“棄關,入關,勤王。”
祖大壽轉過身來就著窗戶裡面透出的燈光,仔細看了下絹帛。
他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小標記。
這個標記表明這封信是外甥吳三桂寫的。
“燒了吧。”祖大壽道。
中年男子進了書房,在燈燭上將密信燒成了灰。
祖大壽也跟著進了書房。
“小何,朝廷還是放棄了寧遠城了!”祖大壽坐下道,忍不住一聲長嘆。
“兩百里河山,無數將士的鮮血都白流了!”
小何邊說邊端起書案上的茶碗,雙手恭恭敬敬呈給了祖大壽。
“送菜的陳鵬飛您還記得吧?”小何道。
“他不是我安插在瀋陽的暗樁嗎,還活著?”祖大壽問道。
“正是此人。他現在變成了菜販子。聽他說,城中傳言寧武關已經破了!”
祖大壽猛地站起身來,茶碗差點打翻在地,茶水全部灑在地面。
“周遇吉周將軍呢?”
“戰死!”
祖大壽閉上眼睛,全身因為痛苦忍不住發抖。
從京師到瀋陽,一千多里的路程,這些訊息恐怕都是一個多月前甚至兩月前的事兒了。
大明危矣!
“這兩日找機會見到祖澤潤、祖可法,或者祖澤洪他們,問下情況。建奴的斥候探馬比我們快,最新訊息隨時要探聽到!”祖大壽吩咐道。
建奴收降祖大壽所部後,將祖大壽、他的子侄輩都拆開了,堅決不讓他們一起。
祖澤潤和祖可法並不是祖大壽的親兒子,而是養子,祖澤洪則是他堂侄。
小何又重新給祖大壽續了一杯茶。
“你還要告訴他們,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建奴手下,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拖的就拖。”
“以後和山海關那邊打起來,箭能射偏就射偏,不要玩命。”
祖大壽這幾個月很鬱悶,聽說他這些子侄輩的親人,為了討好建奴,各種表態、作秀要打明國。
很多事情他沒法告訴這些後生晚輩。
他祖大壽絕對不是因為貪生怕死、為求活命而投降建奴。
更不是為了在建奴這裡討一碗殘羹剩飯而投降。
他第一次投降,是因為糧盡援絕,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崇禎四年,他在大淩河率軍被圍,麾下將士最後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城中有七千步兵、七千騎兵、一萬多點的民夫和商人。
從八月初到十月底,三個月的時間中,先吃民夫和商人,再吃步兵。
他和副將何可綱不忍心看到部下繼續上演人吃人的慘劇,決定開城投降。
但是皇太極和阿敏此前有屠城的習慣,為了確保投降后皇太極他們不生疑,他和何可綱上演了苦肉計。
由祖大壽斬殺何可綱,憑藉何可綱的人頭展現他們投降的決心。
何可綱此前堅決不投降,皇太極方面對此十分清楚。斬殺何可綱就意味著徹底放棄抵抗。
歷史記載,由於太過於飢餓,何可綱被殺後,城中軍們瘋狂搶奪他的肉來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