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姜鑲借兵,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西,大同,大順留守衙門。

遠在大同的姜鑲並沒有想到他的前老闆崇禎皇帝此時正在算計他。

他原本以為主動投降大順後,李自成會給他更高的官職作為回報。但他卻差點丟了命,山西的軍政實權掌握在張天琳手中。

因為李自成拿下大同後委任自己的老鄉張天琳擔任山西留守,姜鑲之前掌握的三萬明軍全部被打散,他此時已成為光桿司令。

姜鑲在歷史上沒有吳三桂有名,但是他的舉動卻成了大明、大順、建奴三方勢力氣運的轉折點。

姜鑲,陝西榆林人,是崇禎末年掛鎮朔將軍印的大同總兵官。

根據《朔州志》的記載,姜鑲家族世代為明將,絕對算武備世家,他們打過建奴、戰過蒙古、剿過流寇,功勳卓著。

如果說吳三桂、祖大壽家族是遼東的軍閥,那麼姜氏家族就是山、陝一帶的軍閥:

姜鑲的兄長姜讓曾經擔任陝西榆林總兵,弟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姜鑲本人則是大同鎮總兵。他們很多親族、鄉黨、故舊都在軍中任職。

當李自成正在攻打寧武關的時候,姜鑲在大同按兵不動、拒絕支援,同時還公然派人聯絡李自成。寧武關的周遇吉一死,他立刻在大同投降了李自成。

姜鑲的這次投降直接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但李自成覺得姜鑲不是什麼好鳥,一箭未發、一炮未放就投降,最重要的是,李自成覺得姜氏家族樹大根深,不好控制,當場就想斬殺掉姜鑲。

李自成的手下張天琳替他求了情,姜鑲才撿回來一條命。

後來李自成從山海關敗退後,姜鑲帶領姜讓、姜瑄立刻背刺大順軍,就地反水。如果姜鑲這次選擇忠於李自成,那麼建奴不可能快速搞定北方。

再後來他乾脆投降了建奴,但多爾袞讓阿濟格進駐大同,姜鑲感覺到了危險,又背刺了建奴。多爾袞派遣了八位王爺、郡王級別的人物領兵打了一年多,姜鑲這次打死也不投降了,最後大同糧草斷絕,姜氏三兄弟被部下楊振威帶兵殺死。

姜鑲這輩子三次背叛,每次都沒有踩準點,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後世評價他,與其三次反水,還不如學周遇吉,始終忠於大明,在大同死磕李自成,左右是個死,還能青史留名。

……

姜鑲今天特意來拜見張天琳準備向他告假一段時間。

“恩公,”姜鑲向山西留守張天琳施禮道,“在下日前收到家書,舍弟姜瑄病篤,恐怕不久將撒手人寰,在下心如刀絞,想去陽和道探視一番,故此特來向張節度使告假幾日。”

張天琳是李自成的老鄉,也是當年李自成麾下十八騎之一。他為人忠厚、仗義,上次在闖王手下救了姜鑲一命後,對姜鑲更是照顧有加。

但另一方面,張天琳也有自己的算盤:

闖王大軍離開山西去攻打北京城,要徹底掌控山西,單單靠他張天琳本部這點人馬遠遠不夠。無論是彈壓以前的明軍降兵,還是控制山西當地的明朝官府、士紳,絕對離不開姜家。

“老薑,你我兄弟相稱為宜,以後休得叫我恩公,更別叫我節度使!”

“既是令弟姜瑄病重,這個假我準了。陽和道距離大同鎮也不遠,你即刻收拾出發吧。”

按照明代大同鎮軍事層級設定,大同鎮下設四道九路,姜瑄所在的陽和道即為四道之一。

姜鑲臉上感激之色溢於言表,恨不得下跪感謝張天琳。張天琳急忙伸手扶起姜鑲。

“令兄姜讓還在榆林統兵鎮守,我是否派人也通知一聲?”張天琳關切地問。

“多謝張兄!今早我已經派家僕趕往榆林了。”

張天琳向後堂大喊道:“張黑臉,把我那匹黃驃馬給姜總兵牽過來!”

張黑臉是張天琳的親兵統領,也是張天琳的結拜弟兄,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傢伙。他驚訝道:“張將軍,我沒聽錯吧?這可是闖王親賜的良馬!”

姜鑲連忙推辭道:“萬萬不可,這黃驃馬乃是闖王贈與張兄的坐騎,在下無功不受祿,怎敢僭越!”

“老薑,不必多言。你我都是好兄弟,一匹馬算得了什麼。”

“黑臉,就你話多,快去!”

“得令!”張黑臉說完就大步流星出了大堂,去馬棚中牽馬去了。

張黑臉很快將黃驃馬牽到了大堂外。姜鑲匆匆別過張天琳,跨馬雞翅而去。

馬蹄聲漸漸消失在遠處,後堂內閃出一個人來,正是張天琳的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