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崇禎臨時練兵
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崇禎臨時練兵,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又要求這五千人將身上的頭盔、護甲、臂鎧等都留下。去搶土豪劣紳、貪官汙吏的銀子沒必要擁有這麼高的護甲。
五千徵錢營在劉希堯的命令下,很快出發離開。
他們都很高興。因為可以搞銀子了,還不用在戰場上拼命。
“你們三千人就地補充護甲裝備,要求人人滿甲滿盔!”崇禎令道。
劉希堯的兵並非人人都有統一的、完整的護甲裝備,這五千人留下一地的護甲,三千名精銳組合了好久才勉強湊足三千套護甲套裝。
護甲的顏色、款式都不一樣,但這三千人此時的護甲值已經非常高了。除非遭遇重大潰退場面,只要這三千人計程車氣還在,他們能夠抵擋三萬人、甚至五萬人的衝擊。
無他,冷兵器時代,護甲就是王道。
“張總兵,朕讓工兵營新準備的木杆槍都備好了沒有?”
“回陛下,全部按照陛下畫的圖紙準備妥當。都存放在西城門牆下。”
崇禎這次讓張伯宗趕製了一批兩丈長的木杆槍。之前那種四丈長的樹幹,是給建奴準備的豪華反騎兵大餐。
“擋箭牌都做好沒?”
“已經做好了一萬副。薊州城除了衙署大堂外,所有的桌椅板凳幾乎都用完了!”
崇禎讓張伯宗做的這種擋箭牌不但可以抵擋弓箭,還能有效減弱火銃、鳥槍的穿透。為了減輕重量,只能徵用民間的桌椅板凳來做材料。這些桌椅板凳都曬乾了好多年,雖然厚實,但適當縮小尺寸後,拿起來不是特別沉重。
沒辦法,薊州城只有這個條件。
“平順伯,這三千精銳以後就屬於朕。缺的三千名額,回頭朕給你補上。”
劉希堯立刻跪下,“臣遵旨!”他其實心裡很高興,作為一個投降過來的將軍,手中掌握太多數量的兵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以後補不補問題都不大。
當年闖王正是因為革左五營掌握了太多的兵力,才動了殺心。
“你部剩餘的兩萬兩千餘人,平順伯繼續統帶。”
崇禎說罷,又開始在萬把名關寧騎兵中選拔出了三千名善射的騎兵,並任命巴克永統帶這三千人。他要恢復幾百年前蒙古人的風箏戰術打法。
對於闖賊的大兵團大軍,最好的法子就是風箏戰術。
“巴克永,按照朕說的打法,執行去吧。”
巴克永在馬上施禮完,帶領三千騎射兵迅速退走。剩餘七千名關寧騎兵在孫文煥等將領的帶領下,分成了左右兩翼,留在原地。
崇禎騎在馬上,一排排看過去,剛剛選出來的三千名步兵精銳雖然看起來都是老實巴交的樣子,但是戰鬥力和心理承受力,崇禎絕對有信心。
“平順伯的大軍名字叫蓋虎軍。以示區別,你們以後的名字就叫虎豹營。”
“大伴,去傳旨,各部分頭行動、按計劃行事,如有延誤、執行不到位,斬!”
隨著旨意下達,吳三桂、劉希堯等人開始帶領軍士們忙碌起來。整個西城門外,很快只剩下崇禎、三千名虎豹營軍士、兩百名貼身護衛的錦衣衛。
吳三桂分派麾下家丁營、先鋒營、其餘關寧騎兵具體的戰術任務後,帶著二十名貼身親兵回到了崇禎身邊。
老規矩了,每逢大戰,崇禎必然要和吳三桂在一起。
吳三桂也欣然接受。其實和陛下在一起,反而內心很安定。因為很多決策都是陛下親自制定、下達的,吳三桂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而且他對崇禎再次帶領全軍取得勝利,充滿信心。
“平西伯,你家丁營還有一千八百餘人、先鋒營還有一千五百多人。給吳國貴和祖邦文是否都已經交代清楚了?”
“回陛下,臣反覆確認過,他們兩人都搞明白了此戰的佈局。”
“很好!”
“虎豹營聽令,闖賊大軍即將抵達此地!迅速去西城門裡面將木杆槍和盾牌都裝備上,一刻鐘返回此處!延誤者,斬!”
三千名虎賁軍急速跑向西城門。
一刻鐘不到,三千名虎豹營軍士帶著木杆槍、盾牌都趕了回來。
孫文煥七千名關寧騎分左右兩翼列陣在虎豹營側背後,距離大約一千兩百步。
崇禎和吳三桂商量過,關寧騎兵習慣使用兩段式加速法達到騎兵的全速。開頭六百步,騎兵勒馬行快步,後六百步打馬行疾步,基本上到最後一百步後,戰馬的速度會衝到最高。
而這個時候的衝撞力非人力可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