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雪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上),刺客殘月,親親雪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暄十五年,中秋節。
華陽城勉強粉飾了一番,城中幾條主幹道上掛了幾排紅燈籠,晚上還在城樓上放了幾束煙花。老百姓強裝笑容,也掩飾不住濃濃的蕭瑟之感。大虞各地都在打仗,華陽城算是最後一片淨土了。即便如此,百姓們依然惶恐不已——或許華陽城的太平也維持不了幾天了,這種未知的恐懼更讓人提心吊膽。
高猛和陸功前後夾擊,聯手平復了夏漣的叛亂。趙佑真還沒來得及慶祝,高猛就高調宣佈,他早已歸順前太子趙佑元,今後也將效忠於他,不會再為昏庸無道的朝廷效力了。訊息傳回京城,大虞西南、西北又紛紛有人響應他,在湖州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軍也毫不猶豫地轉投到趙佑元的旗下,心甘情願地接受他的調遣,希望他能還大虞一個清平盛世,讓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於是乎,趙佑元就這樣被眾人的呼聲“莫名其妙”地推到了前面。在他的設定中,他只是一個僥倖存活下來的廢太子,只想安安穩穩地度過後半生,因此隱姓埋名,過著隱居的生活。如今看到外姓人糟踐大虞的江山,而朝廷又無力抵抗,他擔心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才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出謀劃策。為此殫精竭慮,出生入死,卻沒有半分後悔。
他“本想”平定叛亂就繼續隱居,沒想到受過他指點的人會如此推崇他,死心塌地地跟他打江山。事已至此,高猛等人已經劃清了跟朝廷的界限,若趙佑元不統帥他們,他們勢必會被朝廷剿滅。趙佑元怎麼可能會做這種無情無義之事呢?他只好“被迫”帶領眾人,對抗昏庸的朝廷。
趙佑元已經拋棄了“琵瑟山莊莊主”的身份,自然也就隱去了“雲彌山”這個這個化名。其實“雲彌山”這個名字不過是他數百個化名中的一個,跟隨他的江湖義士都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到底是什麼。他做莊主的這些年,在全國各地設立各種商號,埋下各路眼線。透過這些生意,他早已賺夠了起兵的本錢,所以將這些生意拋棄,另起爐灶,對他來說一點都不費勁。在觀察了許久之後,他只留下極少一部分眼線,其他人則毫無徵兆地被他拋棄了。
所以近一年來,琵瑟山莊幾乎沒有做任何刺殺或打探情報的生意,好像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一般官員哪兒有心思去關心江湖上的風起雲湧,一個門派的興起和衰敗,對他們來說也沒多少意義。所以,除了直指司的人感到奇怪之外,其他人並沒有感到有什麼異樣。
趙佑元拋棄了琵瑟山莊,卻並沒有拋棄江湖上的力量,他苦心培植的幾位死士,還忠心耿耿地跟著他。除了被廢掉武功的那位書生,還剩下五個人,他們沒有名字,只有代號,分別是獵人、農夫、商人、鐵匠、將軍。他們自幼便被趙佑元養在深山,原本有二十人,由一位瞎眼的師父教他們武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練武,在跟同伴比武的過程中,他們必須要殺死同伴,才能活到最後。趙佑元給他們最後的任務,是殺掉他們的師父,且全身而退,才可以出道。他們在琵瑟山深處的山谷中大戰了三天三夜,終於完成了任務,跟趙佑元出了山谷。趙佑元盤算時機已經成熟,便來到根基最深的尚州,準備起兵之事。
按照他的計劃,他可以再等一個更好的時機,可梁翊的離去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讓他無法釋懷。他將梁翊當成親弟弟,養了他十五年,可他為了將映花娶回家,也為了救出自己的妹妹,竟義無反顧地去了京城。趙佑元忠心耿耿的謀士陳鶴曾經問他,梁翊算不算他的心腹?若命令他去趙佑真身邊做眼線,他會不會答應?
趙佑元苦笑道:“若說心腹,恐怕沒有比他更貼心的了。只不過,他這個孩子太重情重義,活得太直白透明。若佑真真心對他,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給我做眼線的,說不定還會跟我翻臉。隨他去吧,我養了他那麼多年,他總不至於用將他的殘月弓瞄準我,我也不至於跟他恩斷義絕。時間長了,等他看透了佑真的能力,他會回來找我的。”
陳鶴佩服趙佑元看人的眼力,所以也不再多言語,只是盡心盡力地輔佐他。從六月底到八月中旬,趙佑元策劃的種種都如他所願,他將追隨他的軍隊取名為“復興軍”,寓意十分明顯。自從起兵以來,各地復興軍勢如破竹,逐步逼近華陽城。他有時候也懷疑,事情怎麼會如此順利?難道真的是蒼天念他受了那麼多年冤屈,才肯垂憐眷顧他?
中秋節的時候他到了浦州,駐紮在離富川一百多里的廣田縣。在幾個月前,這裡發生過一次慘烈的地震,無數房屋倒塌,百姓慘死。朝廷本來答應要來賑災,結果大虞各地戰亂,朝廷顧不過來,賑災一事便草草略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