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缺鐵
種土豆得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缺鐵,系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種土豆得西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攻魏,最大的麻煩便是,魏國不是一個弱國,秦國沒能力一次性吞下魏國。
想要一次性吞下魏國,秦國需要動員的軍隊數量,將超過六十萬。
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隊,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分擔,糧食補給什麼的先不說,秦國滅魏如果真的動用六十萬軍隊。
那麼,楚國和隨國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所以,秦國制定了一個吞併魏國的戰略,那便是,不斷的削弱魏國的國力。
此次,秦國拿下魏國九城,只留下三城,另外六城還給魏國。
對於還回去的六城,魏國不可能不接受。
但是,在將這六城還回去之前,秦軍已經將六城內儲存的物資運走了,同時,六城的城防工事也被秦軍摧毀了。
秦國還將一部分人口遷移回了秦國,雖然不多,但是,這些被遷移回來的人口,以工匠,商人,富戶為主。
人數儘管不多,但是,對於一座城市來說,這些不多的人口,卻是一座城市的精華。
每一座城市,代表的往往是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
這個經濟中心被摧毀,想要重新恢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也就是說,這六城的核心存在,已經被秦國遷走了。
魏國就算重新接收這六城,也需要付出不少的代價,使其重新恢復。
而且,秦國會把六城還回去,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這次還回去的六 ,難守易攻。
六城靠近黃河,屬於沖積平原地區,雖然土地肥沃,適合進行糧食生產,但是,一馬平川的地形,讓這六城基本無險可守。
一旦面臨大軍進攻,除了依靠城市原有的城防工事以外,基本沒有其他防守的能力。
可秦軍在撤退之前,摧毀了六城的城防工事,想要進行修復,短時間內是無法完成的。
可由於六城地處秦魏邊境地區,魏國不可能不進行修繕和駐軍。
一旦魏國要修繕城防,駐紮軍隊,便落入了秦國的圈套。
秦國之後,還會再次進攻六城,不斷的消耗魏國的有生力量和國力。
魏國如果不放棄這些土地,那麼,就得承受秦國一次次的削弱消耗,如果魏國放棄這些土地,那麼,秦國便會進佔。
說白了,這是一個陽謀,土地人口,軍隊,魏國只能選擇一樣。
秦魏的這次交戰,儘管雙方投入兵力不少,但是,持續時間並沒有多久,秦軍在入冬之前,結束了和魏國的戰事,重新收縮回了秦國。
魏國方面在秦國撤軍以後,自然不會主動挑事。
於是,也偃旗息鼓。
而相比於秦攻魏的戰事,這段時間,李言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那便是冶鐵。
李言非常清楚,秦國想要在和諸國的戰爭當中,取得優勢,那麼,武器裝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而想要在武器裝備上取得優勢,有兩種方法。
提高武器的品質,也就是要搞出鋼。
李言確實知道幾種鍊鋼的方法,但是,這些鍊鋼的方法,對於現在的秦國來說,並不合適。
因為鍊鋼當中的一些技術限制,李言根本無法解決。
二,增加秦國的鐵產量,透過提高秦軍甲冑的裝備數量,來提高秦軍的戰鬥力。
在冷兵器時代,透過提高軍隊盔甲的裝備數量,是一個可以有效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方法。
在冷兵器時代,為什麼成千上萬的農民起義軍在初期,往往被幾百,幾千正規軍打的丟盔棄甲。
很大一個原因,便是正規軍有盔甲。
在冷兵器時代,有盔甲和沒盔甲,可比熱武器時代有防彈衣和沒有防彈衣的區別還要大。
有盔甲的人完全可以對沒有盔甲的人大喊道。
“我要打十個。”
所以,一支軍隊當中的披甲率一旦提高了,就相當於提高了戰鬥力。
很多農民起義軍在後期,擁有不差於正規軍的實力,便是因為,獲得了大量的盔甲。
比如說,隋末亂世,李世民從618年到624年六年時間,便幾乎完成了統一天下的戰爭。
隋末亂世持續時間短,但是,隋末的這些起義軍一個個戰鬥力可都不差。
李密率領的瓦崗軍,正面硬剛隋軍主力,消耗完了隋軍最後的軍事力量。
王世充,竇建德的軍隊,都是可以做到,被騎兵衝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