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少年英才,凌雲之志
風吹愛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8章 少年英才,凌雲之志,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風吹愛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在準備了兩個多月,提前搶收秋糧之後,張良就帶著神武軍主力,也就是北衙八軍共三十多萬士兵從武關南下,開始大舉入侵天下第一大郡南陽郡。
荊州南陽郡轄宛、冠軍、葉、新野、章陵、西鄂、雉、魯陽、犨、堵陽、博望、析等三十七縣,人口在經過幾次北方的移民遷徙之後,已經達到了四百萬規模。
同一時間豫州邊境的狼牙軍在收到張良的命令之後開始聚兵一處,隨後十多萬大軍在張飛的率領下兵發梁郡,也就是以前漢室宗親的封國,梁國。
既然不能取巧,張良決定還是迎難直上,再難打也要打,多硬的骨頭也要啃下來,給狼牙軍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豫州。
為達成目的,可以採取包括但不限於掘堤、焚城、屠城等一系列手段,震天雷與雷震子已經給狼牙軍的炮兵小組列裝。
砲與炮,一個是石字,一個火字,一字之變,就變出了殺氣,也能看出張良的決心。
為了不出意外,張良還給張飛配了一個誰都想不到的人,鄭玄的關門弟子,自己的小師弟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已是十多歲的少年,先後跟著鄭玄、盧植、張良學習,後又去了明德書院讀了兩年,已然初露崢嶸,成為徐庶之後第二個除醫科之外全修的人。
鄭玄曾評價諸葛亮龍章鳳姿,天資聰穎,日後必成大器。
張良則不以為然,給小師弟的信中只有司馬遷所著【史記·陳涉世家】中說的兩句話。
“少年白馬醉春風,揚鞭策馬倚斜陽。少年當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
意思就是幹事業要趁早,不要等到以後蹉跎人生,虛度光陰。
諸葛亮看完之後欣然答應,對欲阻攔他的家人說了一句話。“少年需有凌雲志,不負黃河萬古流。”
其父諸葛珪沉默良久,最後還是放兒子和送信的使者離去了。
到了狼牙軍中之後,張飛對少年諸葛亮頗不以為然,他不信隨便拉出來個人都如同自己那四弟一般妖孽,縱然此子是鄭玄的高徒。
諸葛亮看出來之後直接對張飛說道。“將軍豈不聞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甘羅十二歲被拜為秦國上卿。”
“吾師兄張良十五出山輔佐漢王,今吾生十四歲於茲矣。君其試臣,何故怠慢乎?”
張飛已經不是以前那樣的大老粗,他後來也在堅持讀書,這話自然是聽懂了。
眼前這個少年志存高遠,用七歲為孔聖老師的項橐,十二歲助秦國攻略十幾座城池,後被拜為上卿的甘羅,十五歲出山爭天下的四弟張良等三人來做比喻。
證明年齡不是衡量才能多少的標準,最後發出了與甘羅一樣的疑問,有這麼多的例子在前,你為什麼就不能讓我試試,急著否定和怠慢於我呢?
真金不怕火煉,想起四弟對此子的重視,張飛故收起怠慢的神情向諸葛亮抱拳,承認了自己的不對,給予了他足夠的尊重。
此後諸葛亮沒有著急提什麼對策,也拒絕了張飛派人去服侍他,而是跟著普通士兵同吃同睡。
在進軍途中深入到了每個營地去了解狼牙軍不同兵種之間的差別,對一切軍務都瞭然於胸,後才提了許多中肯的建議。
張飛在深思熟慮之後全都採納了,自此也徹底對諸葛亮服氣,對其平等待之,每有疑問也時常向其詢問,每每都能得到滿意的答案。
于禁、樂進、李典等人見了,皆對諸葛亮佩服不已,進入軍隊僅月餘,全軍上下無不敬之,稱其為小先生。
當然了,諸葛亮也沒有因此驕傲,他知道眾人對他客氣的一大半原因都是自己身後站著的老師鄭玄和師兄張良,暗暗發誓一定要證明自己。
機會很快就來了,梁郡一共八縣,由北至南依次是薄縣、虞縣、蒙縣、寧陵、下邑、雎陽、谷熟、鄢縣、碭縣。
其中的寧陵、下邑、鄢縣、碭縣等四縣分佈不在一條線上,互相之間離得距離也比較遠。
因此張飛決定先打薄縣、虞縣、蒙縣、谷熟等四縣,雎陽作為郡城,根據情報是一座不好啃的硬骨頭,城池不但重修,上面還佈滿了防禦工事,所以被放在最後。
也就是說狼牙軍準備將雎陽四周的縣城全部打掉,最後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圍困雎陽城。
於是狼牙軍兵分四路,張飛、于禁、樂進、李典四人分別帶隊去攻打四個縣城。
蒙縣作為距離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