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章 可以讓王家賠你們半畝地,農家娘子美又嬌,白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元元說:“總之這件事,兩個解決辦法。”
“一,是按剛才說好的,王家賠償給我十兩銀子,先由你們幾個村老墊付。”
“至於,你們什麼時候找王家人,把十兩銀子要回去,那是幾位村老自己的事情,跟我沒有關係。”
“要麼,我們大家,就一起到公堂上見。”
幾個村老叫起來:“王家人該賠銀子,你找我們幹什麼?”
“對啊,就是算上公堂,那也是跟王家人上公堂,跟我們什麼相干?”
顧元元聲音平靜的闡述事實:“你們是王家請來主持公道的見證人,當然要跟著一起上公堂說明情況。”
幾位村老心裡叫苦不迭。
早知道會惹上這種麻煩,他們當時就不應該為了那點虛榮的面子,摻和到這件事情上來。
公堂哪是那麼好進的?
這年頭民怕官,遇到官差,跟見老鼠見了貓差不多,說到衙門和官府更是避之不及。
在村民眼裡,去過衙門的,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好人,大家平時說話做事,都得避著點兒。
幾個村老一把年紀了,這輩子沒少要強,這會兒要是去衙門走一遭,出來後還不定傳成什麼樣。
嗯,不想去公堂就出銀子,沒毛病。
村老臉色十分難看,對顧元元說道:“也不是說不給你賠償。”
“我們都說了,給你擔保,讓王家人儘快籌出十兩銀子賠償給你,你又何必咄咄逼人?”
他說著倚老賣老,教訓起顧元元來:“正凌媳婦,得饒人處且饒人,年輕人做事不能這麼過分。”
顧元元“呵”的一聲笑:“村老的意思是說,年紀大的人做事就可以過分了嗎?”
村老臉都的氣紅了:“老夫可沒這麼說過。”
顧元元正色道:“正是因為得饒人處且饒人,所以我才接受幾位村老出面主持公道。”
“否則,我也不用跟你們解釋這麼多,直接去衙門找公道就是了。”
“在我看來,幾位村老加起來都幾百歲的人,又是自告奮勇出來主持公道,親口答應過的事情,就一定是要算數的,總不至於言而無信。”
“結果,現實特別打臉,幾位村老看來是打定主意要反悔。”
“不過這也沒關係。”
“解決事情的辦法,又不是隻有一種。”
“等夫君回來,我讓他送我去衙門走一趟就是。”
“幾位村老既然解決不了問題,現在可以先回去好好休息。”
“養足了精神,才好去公堂上做證。”
幾個村老急得差點跳腳。
有個村老急中生智,忽然說道:“這個好辦!”
“王家是沒銀子賠給你,可是王家有地啊。”
“可以讓王家賠你們半畝地,摺合成十兩銀子,也差不多了。”
這個說法得到其他幾個村老的一致贊同:“對對對,這個辦法好。”
“銀子拿在手裡,坐吃山空。”
“地就不一樣了,只要種下去,每年都有收成,至少吃的有了,怎麼都不會讓自己餓死。”
“就是這個道理!”
“正好沈正凌從老沈家搬出來,手裡一分地沒有,成天靠打獵過日子,都不是個事兒。”
“一個打獵危險,二個打獵的收益也不穩定,哪能天天打到獵物呢?”
“打不到獵物就沒收入,就得餓肚子。”
“所以,這會兒讓王家賠給你們半畝地就最好了,皆大歡喜的事啊。”
村老們越說,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這麼一來,可就不用他們出一分錢了。
王家人願不願意賠這半畝地出來,根本不在幾個村老的考慮範圍之內。
王家人自己闖的禍,偷了人家的老母雞,還跑到人家門口鬧事,自然要承擔這個後果。
要是王家人敢不同意,他們就把王家人趕出村子。
他們靈湖村,可不要這種偷盜成性,還死不悔改的人家!
相信村裡大部分人,到時候都會同意他們的英明決定。
村老們如意算盤打得好好的,覺得他們的決定特別英明。
王大娘已經高聲叫起來:“不行,我不同意。”
“我們家的地本來就少,每年種的糧食,交了租都不夠一家人吃飯,現在再賠半畝地出去,就更養不活一大家子了!”
“顧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