玗石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60 老兵,好兵,老兵不死,玗石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260
老兵,好兵
對此之前,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王曙光。
對於他們,來講,這就是一個過路人。
再仔細點的,會發現他沒有雙腿,安裝有假肢。
鮮有人知道他背後的故事,戰爭的硝煙已經消散了近三十年,他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活著。
鮮花、掌聲、讚美,從未奢求過。
有誰會還記得,當年的《解放軍報》曾專門為王曙光刊發了頭版頭條,其中寫道:“大學生排長在前沿建功立業,失去雙腳被抬下來的時候一路還唱著歌。”
王曙光被授予了一等戰功,在準備戰爭時期永遠得不到的榮譽。
王曙光回憶道:“在住院的那段時間裡,社會上的,部隊上的,榮譽證書、獎章,紛至沓來,掛滿了牆頭。還不時能夠收到來信。那個時候我的心裡特別複雜,整日整夜的睡不著覺。我在想,我是一個軍人啊,沒了兩條腿,沒有了扣動扳機的手指頭,我還怎麼去繼續參加戰鬥?怎麼去履行一個軍人的職責?”
儘管還活著,但王曙光的心卻死了,面對著殘缺不全的身體,他陷入到了深深的消沉之中。
他無法去想象自己脫下軍裝還能幹什麼。
戰鬥英雄的背後總有辛酸且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大眾的視野裡,那份悲傷的沉重的,由自己去扛。
“真正把我從消沉中拉回來的,讓他下定決心重新站起來繼續戰鬥的,是我的一個戰友。就是在我被地雷炸到後一直哭著喊著讓我保持清醒的那個小戰士。”
“在我接受手術後的第五天,戰場上,一發炮彈落在了他的腳邊。十七歲,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七歲,永遠永遠留在了老山。”
說到傷心處的時候,王曙光已然淚流滿面。
李永犬隻有十七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因為前線條件艱苦,營養一直都跟不上,體重只有一百一十多斤。
鑑於他的身體條件,班長安排主要負責運送彈藥、食品、藥品和信件等物資,後來又承擔了從前線運傷員、烈士遺體的任務。
試想下,瘦骨嶙峋的身軀需要背幾十公斤重的炮彈翻山越嶺,老山是什麼樣的地形有目共睹。
坡度幾乎都是大於四十五度角的,先不說揹負著重物,單單是沒有繩索提供保護,這就夠要人命的了。
穿梭在前線和後方之間,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哪裡難走就要走哪裡。
每天往返數十趟,十幾枚炮彈,還有沉甸甸的子彈箱。
十七歲,一個還沒有成年的孩子,在戰爭中成長為了一名共和國的軍人。
“這是李永犬的照片。”說著,王曙光從自己的衣服兜裡掏出了一張張老照片。
都是壓了膜的,看得出來,他格外珍惜,視若珍寶。
李永犬翻山越嶺運送炮彈。
李永犬在陣地前站崗。
李永犬揹著箱子穿梭在草叢裡。
是那麼的年輕,是那麼的清秀。
當看到照片的時候,甚至都會聯想到,如果他沒有犧牲,如果他活著從戰場走下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
年近半百的他在大年初一的酒桌上同親戚朋友談笑風生,老婆或許不夠漂亮,但心地一定很善良。
肯定有孩子了,兩個,不對,應該是一個,有計劃生育政策。
像李永犬這樣的人,應該不會在乎男孩女孩,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會一樣的去愛自己的孩子。
可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那顆炮彈轟的一聲爆炸而化為了泡影,幻滅了。
他本該有一個不錯的前程的,或許是在他的老家,冀省饒縣當一名幹部,亦或是在京城的國企單位裡做一名中層領導。
十七歲的他,甚至都沒有機會在大城市裡轉轉。
王曙光:“每當想到那個把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兄弟就這麼不在了,就這樣的離開了,我的心就會隱隱作痛。”
“排長,你只要睜著眼,俺們一定把你活著抬回去!”當年李永犬喊的那句話不時在王曙光的耳畔迴響著。
“這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不能夠再消沉下去了,我必須要振作起來,要站起來繼續去戰鬥。因為我的生命不僅僅是屬於我自己的,同時也屬於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前線抬回來的戰友們的。在後來的戰鬥中,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犧牲了。”
“我不僅僅要為自己活,我還要為他們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