玗石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55 二十三年如一日,老兵不死,玗石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255

二十三年如一日

王亮直接就把張子培的老底給掀了出來。

二十三年如一日的在烈士陵園工作,照顧著來自全國十九個省市,十九個民族的九百六十七名烈士。

就在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郊區,山裡,荒山野嶺,一個不毛之地。

給佔地面積五十餘畝的陵園打掃衛生,給烈士擦擦墓碑,給每一座墓碑上褪了色的紅五角形上上漆,給烈士添添土。

讓王亮這麼一說,張子培倒是不好意思了,他撓撓頭,“首長,您謬讚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沒什麼、”

“實事求是嘛,有什麼咱們就說什麼。”王亮笑道。

王亮打趣問道:“不過子培啊,這些年我也沒少往陵園跑,不過怎麼我每次到這來都見不到你的影子啊?你莫不是開小差了吧?”

張子培生怕誤會,連忙解釋道:“報告首長,我在整理烈士陵園值班記錄統計時發現有一部分烈士的家屬將近二十年沒有到過烈士墓地掃墓。於是多方進行聯絡和打聽,這才知道有些烈士家屬因為家庭太過貧困或是烈士的父母年老多病,無法親自到麻栗坡烈士陵園給烈士掃墓。於是我經常出差,兩個任務,一個是尋找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另一個任務就是去烈士家登門擺放,把善款送到烈士的家裡去。條件允許的,我就把烈士的家人接過來。”

看這小子緊張的樣子,王亮就忍不住笑,他哪裡會不知道張子培的這些事蹟。

只不過是見氛圍有些沉重,想緩解一下罷了。

沒想到這小子還這麼認真,搞得王亮心裡都有些愧疚了。

張子培又道:“大前天我跑了趟山城,這不今天才趕回來,把犧牲的山城籍烈士的父母們都接了過來,相隔千山萬水,老父親老母親們不是不想自己的兒子啊,只是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大山,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城裡的路怎麼走啊。”

王亮欣喜地問道:“哦?吳德正、周清平、李平原、周紅兵、陳明清、魏天新......他們的父母都接過來了?”

“首長,您真是好記憶力,是的,都接過來了。”張子培十分驚訝,首長報出的山城籍烈士的名字一個都不缺,一個都沒錯。

他這個在烈士陵園工作了二十三年的人能做到也就罷了,老首長,這,這一定是刻在心裡了的。

這裡的每一個戰士,恐怕都被王亮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來對待了。

“好,好,子培,辛苦你了辛苦你了。”聽完張子培的話,王亮感覺積壓在心頭很沉重的一塊大石頭被移開了。

既感到高興又覺得欣慰。

出生於1973年的張子培並沒有參加過越戰。

自衛反擊戰爆發的時候,他不過才七歲。

當作戰部隊的官兵們進駐到麻栗坡的時候,七歲的張子培深深地被這支威武雄獅給震撼了。

年幼的他,對於軍人這個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

七歲的他,每天都要去幫助官兵們背繳獲來的武器裝備,把自家的桃子摘來送給官兵們吃。

官兵們也十分喜愛這個可愛又懂事的孩子,對於十幾二十歲的他們來講,這個孩子,給了他們很多溫暖。

也讓他們明白了,為誰而戰。

長達十年的中越對峙,官兵們在這裡駐紮了整整十年。

從七歲到十七歲,張子培目睹了高烈度戰爭的殘酷,很多叔叔,很多大哥哥都犧牲了。

張子培不會忘記官兵們讓給自己吃的那香噴噴的大米飯,不會忘記官兵們頂著炎炎烈日幫助他們修建的道路,更不會忘記官兵們幫助自家、所有村民家犁地,種莊稼。

不會忘記,永遠都不會忘記。

這也讓他從很小的時候就立志長大了一定要當一名解放軍戰士,守衛祖國的邊疆。

1992年,張子培高中畢業後便入伍到了川省某部當了一名測地兵。

高中生,在那個年代,絕對的高材生。

中專都是包分配的。

他可以考大學,也可以找一份不錯的工作,但他選擇了追隨自家年少時的夢想。

走那些叔叔、大哥哥們的路。

當兵,當好兵。

戰後的恢復建設搞得如火如荼,作為測地兵的張子培的任務是為炮兵射擊提供座標依據,誤差不能超過0.02厘米,這是一個技術活,不容得絲毫馬虎。

因為家鄉是麻栗坡,老山前線,在得知張子培七歲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遇見文祥瑞

葡萄圓圓

五條老師拒絕BE

與子歸

秘密寵婚:落魄新娘寵翻天

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