玗石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163 用生命譜寫壯麗的人生凱歌,老兵不死,玗石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非常忙碌,不一會兒,也顧不上李向群了。
故事已到尾聲,王亮道:“上午11時,揹著兩包沙袋的李向群鼻孔流血,嘴裡吐血,直接摔倒在了大堤上。戰友們把李向群送到醫院,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搶救,李向群這才慢慢睜開了雙眼。”
“都這個時候了,生命體徵微弱的李向群還問教導員:‘管湧堵住了沒有?還滑不滑坡?晚上還有沒有任務?’教導員已經淚流滿面:“向群,你就安心治病吧,大堤沒事了。’”
“因極度勞累,導致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積出血,經多方搶救無效,李向群同志於1998年8月22日10點10分壯烈犧牲,生命就此定格在二十歲零六十四天。”
“軍齡一年零八個月、黨齡八天。”
評論區。
“別人注重了生命的長度,而你卻選擇了生命的寬度,一個純粹的戰士。”
“鄂省人民不會忘記他!”
“同年兵,同年抗洪,向未曾見過面的英雄敬禮!”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一週後,李向群同志的追悼會召開。會場裡擺滿了花圈,烈士的遺像高高懸掛在深藍色的挽幛上,‘為人民戰洪魔流芳千古,保大堤獻青春英名永存’的輓聯在風中飄動。”
老淚縱橫的王亮繼續陳述著事實。
“追悼會上,李向群的父母都來了,父親在替兒子交上第一筆也是最後一筆黨費兩千元之後又把兩萬元慰問金捐給了災區。老兩口向部隊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留下來替兒子抗洪。”
父親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1998年8月26日夜,長江第7次洪峰爆發了。
人們在電視中看到一個扛著沙包,步履蹣跚的身影。
他穿著迷彩,但同身邊的戰士不同的是他沒有軍銜。
那便是李向群的父親,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和兒子的戰友們一起扛沙包築堤。
跌倒了,掙扎著爬起來,繼續幹。
不為別的,只為追尋兒子的足跡,離兒子更近一些。
老父親想體會一下,兒子生命中最後的幾天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這個時候,《為了誰》再度奏響。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溼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秋的收穫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誰最美,誰最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