玗石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177 西沙精神:屍骨無存,精神在烈火中永,老兵不死,玗石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177
西沙精神:屍骨無存,精神在烈火中永生
你們總是說我們的軍隊面對敵人的挑釁一忍再忍,繼而質疑軍隊的戰鬥力。
但可曾知道他們?
那十八位犧牲在西沙海戰,葬於西沙琛航島烈士陵園的海軍戰士們?
戰爭,總是要死人的。
他們犧牲了,犧牲得壯烈。
現在誰還能記得他們?
“石造,389艦的副機兵,湘省的小夥,54年生人,73年參軍入伍,在西沙海戰中英勇戰鬥,光榮犧牲,時年20歲。共和國二等功臣,革命烈士。”王亮記得,每一位烈士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
“石造犧牲後,他過繼的兒子由母親撫養成人。老母親八十歲,至今健在。”
那年,得知兒子犧牲的母親抹著眼淚說:“他剛剛入伍沒多久,就要出海執行任務,暈船暈得特別厲害,他回來給我講這些事,我是非常擔心的。他說媽媽你不用操心,我只要往床上一躺,就好多了。我是做夢也沒想到啊,我兒子出去還沒有一年就沒了,他還沒有滿二十歲啊!”
王亮儘量剋制著自己的淚水,有些話,他忍不住。
“石造參軍的原因就是家裡太窮了,窮得吃不上飯了,當兵,是最好的出路。”
“帶著這樣的動機參軍了,但軍隊這所熔爐,改變了他最初的想法。在西沙海戰,這位副機兵,用生命證明了自己對國家的絕對忠誠。”
王亮繼續道:“犧牲的都是戰士?其實不然。274獵潛艇政委馮松柏。195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犧牲時三十九歲。”
“艦艇政委,那時沒有軍銜,團級幹部。”
“在同敵人激戰中,馮松柏頭部中彈,後腦被彈片削掉,血流不止。他自己包紮傷口的同時堅持戰鬥,最終因為失血過多,倒在自己的戰位上。”
淚水控制不住了,憋屈,難受。
後腦被彈片削掉,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畫面?
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經歷。
那一刻,馮政委在想什麼。
近二十年的軍齡,他肯定知道自己是要犧牲了,他也一定想自己的家人了。
但他沒有忘記,忍著劇痛,堅守在自己的戰位上,直至倒下犧牲。
他的戰位在哪?
始終位於最前方的274艇甲板上。
王亮不管那麼多了,都說出來,說個痛快。
“馮政委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妻子在海軍基地的幼兒園當老師。1974年的元旦剛過啊,他都跟妻子定好了要一起回老家過年。可是,他沒有回來!他沒回來啊!”
“組織上找到他的遺孀,問有什麼需要,但他的妻子什麼要求都沒有提。後來,不少人想幫她再找一個,但都被烈士的妻子拒絕了。”
“她就用自己的那份工資撫育兒女、贍養兩家的老人,日子自然過得清苦。零八年的時候,這位堅強的軍嫂被全國婦聯授予“優秀英模家屬”稱號。”
這些都是編造出來的嗎?
不是。
都是真的,就發生在四十四年前。
如今,平常日子裡,誰會記得他們?
或許,只有烈士的家人們,每年每月每日都會去想:“假若他凱旋歸來,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那日子該過得多好啊,多麼幸福啊。”
但是他們沒有回來,外人永遠也體會不到家人的那種痛。
人死,不可能復生啊。
沒了,就是沒了,永遠也回不來了。
想想,當著這些烈士的遺孀的面,說:“中國海軍不行,戰鬥力不行啊。唯一的一艘航母還是”
這話說出來,她們該多麼寒心。
她們的丈夫、父親,犧牲在了祖國的大海上,是光榮的海軍,是共和國的海軍,請善待她們吧。
“還有274獵潛艇的副艇長周錫通,粵省人,40年生人,60年參軍,74年犧牲,時年三十四歲,共和國二等功臣。三十四歲,年輕的生命啊,大好的前途,他,也有老婆孩子”
“戰鬥中,周副艇長站在艇長身後舵房梯口上,全神貫注傳達命令,敵艦一枚40毫米炮彈打中他的左前胸,穿透心臟從後胸穿出,血從後胸彈孔噴出五米多遠,壯烈犧牲。”
五米,有多遠?
你若記得,他便無悔。
這邊是軍裝的分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