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你孫子被前世的債主纏上了,不夜談之詭事異文錄,宿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年前的一個雨夜,那天雷聲轟鳴,大雨傾盆,村裡的老李家突然傳來陣陣哀嚎,原來是老李的獨子小李,在外打工不幸遇難,屍體都沒能運回來,只留下一封冰冷的書信和一抔黃土。老李哭得肝腸寸斷,整個人像是被抽乾了魂兒。
就在這時,趙寡婦敲響了老李家的門。她手裡提著一盞昏黃的燈籠,臉上掛著淡淡的哀愁,卻也有幾分堅定。“老李哥,我知你心痛,但小李他還有話沒說完,讓我來幫你傳達吧。”趙寡婦的聲音溫柔而有力,彷彿一股暖流,悄悄溫暖了老李那冰冷的心房。
老李半信半疑,但看著趙寡婦那雙彷彿能洞察一切的眼睛,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於是,趙寡婦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開始喃喃自語,彷彿在跟空氣中某個看不見的存在對話。片刻之後,她睜開眼,眼眶微紅,卻帶著一絲釋然。“老李哥,小李說他很掛念你,讓你別太傷心,他在那邊一切都好,還託我給你帶句話,說家裡那棵老槐樹下的酒缸裡,他藏了點東西給你。”
老李一聽,愣住了。那棵老槐樹下的酒缸,是他和小李一起埋下的,說是要存些好酒,等小李娶媳婦時拿出來慶祝。沒想到,這竟成了小李留給他的最後念想。老李顫巍巍地走到老槐樹下,挖開泥土,果然找到了那個酒缸。開啟一看,裡面除了幾罈好酒,還有一封信和一塊玉佩。信上是小李對父親的深情告別,玉佩則是他母親留給他的遺物。
這件事之後,趙寡婦通鬼的名聲就在村裡傳開了。起初,大家只是抱著好奇和敬畏的心態,偶爾有人來找趙寡婦問問已故親人的近況。但漸漸地,趙寡婦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廣,從簡單的傳話到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甚至是幫助亡魂完成未了的心願。
比如有一次,村裡的張嬸兒家的小孫子突然高燒不退,請了多少大夫都束手無策。張嬸兒急得團團轉,最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趙寡婦。趙寡婦一聽,眉頭緊鎖,隨即閉目沉思。不一會兒,她睜開眼,微微一笑:“張嬸兒,你孫子這是被前世的債主纏上了。今晚子時,你準備些紙錢和香燭,到村口的老柳樹下燒給他,再念三遍‘冤家宜解不宜結’,自然就好了。”
張嬸兒半信半疑,但死馬當活馬醫,還是照做了。結果,奇蹟真的發生了,第二天小孫子就退了燒,活蹦亂跳地跟沒事人一樣。這事兒一傳開,趙寡婦在村裡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幾乎成了村民們心中的“活菩薩”。
然而,趙寡婦自己心裡清楚,她哪有什麼通鬼的本事,不過是比別人多了幾分細心和同理心罷了。她善於觀察人的情緒變化,能從細微之處捕捉到他人未說出口的心事。而那些所謂的“通鬼”,不過是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幫助人們找到心靈的慰藉和出口罷了。
比如她跟老李說的那番話,其實是她之前無意間聽到小李跟村裡的小夥伴提起過老槐樹下的酒缸。至於張嬸兒家小孫子的事,則是她憑藉自己多年照顧孩子的經驗,判斷出孩子可能是被嚇到了,需要一種儀式來安撫心靈。至於紙錢和香燭,不過是她借用了村裡流傳的迷信說法,讓張嬸兒有個心理寄託罷了。
但趙寡婦並不介意村民們把她當成“通鬼”的高手。她覺得,只要自己的話能讓人們感到安慰和希望,那她就是值得的。於是,在桃花村的每一個夜晚,當月光灑滿大地時,總能看到趙寡婦那盞昏黃的燈籠在村間小道上搖曳生姿,為那些迷失的靈魂指引方向。而村民們也都知道,只要跟著那盞燈籠走,就能找到心靈的安寧和歸屬。
話說趙寡婦的名聲越傳越遠,連鄰村的人也開始慕名而來。有的是為了打聽已故親人的訊息,有的是為了解決家裡的怪事,還有的,純粹是出於好奇,想親眼見見這位傳說中的“通鬼”高人。
面對絡繹不絕的訪客,趙寡婦非但沒有感到厭煩,反而樂在其中。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彷彿自己真的擁有了某種超自然的力量,能夠連線生死,溝通陰陽。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打破了桃花村的寧靜。
原來,縣裡新來了一位年輕有為的知縣,名叫李清風。此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剛正不阿,上任不久就查處了幾起貪腐大案,深得民心。但他也是個不信鬼神的人,聽聞桃花村有個趙寡婦能通鬼,便心生好奇,決定親自前來一探究竟。
李知縣微服私訪,來到了桃花村。他先是暗中觀察了幾天,發現趙寡婦確實經常與村民交流,言談間似乎總能觸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但李知縣並不輕信,他認為這不過是趙寡婦善於察言觀色、洞悉人心的結果。
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