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味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血洗京城,死亡大冒險,薄暮味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錯失了雙兒讓李牧很苦惱,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他光顧著想要藉助鰲拜的事情擴大肅反範圍,忘記了雙兒的事情呢。

秋天,有很多形容詞,可以說秋風蕭瑟的悲涼,可以說金風送爽的喜悅,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古代殺人的季節。

鰲拜一黨陰謀刺殺皇上謀反一案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天牢和刑部大牢人滿為患,菜市口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等待著被開刀問斬,雖然跟鰲拜走的比較近人每天提心吊膽,擔心隨時會有官差踢門拿人,但是,京城的鞋匠和棺材鋪卻樂開了花。被殺的大部分都是旗人,儘管這些人被牽連致死,但是聖上恩典,給一口棺材還是沒問題的。因此李牧這一舉到是讓這些人著實的發了一筆。

隨著第一場雪的降臨,鰲拜一案漸漸的瀕臨了尾聲,菜市口也逐漸恢復了平靜,正當人們開始籌備著過年的時候,一匹匹快馬卻從京城出發,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往各地。

“聖上口諭,所有各地從四品以上官員必需於臘月二十三之前抵達京城,面見聖上述職,除雲,貴,川偏遠交通不便的區域之外,其餘人等過時不到一律按謀反處理。”

李牧的這一道命令讓各地的官員忙碌了起來。各地文武官員迅速收拾東西開始趕往京城。聰明一點的還會帶上一些“土特產”去打點一下各級上司。畢竟鰲拜案雖然過去了,但是風聲還沒有完全停下來,現在打擊政敵最好的罪名就是給對方扣上鰲拜黨羽的帽子。只要查出證據一律砍頭。萬一這個時候被扣上鰲拜黨羽的帽子那人頭可就不保了。

從四品聽著不高但是放到地方卻也是知府一級了,放到武職裡也是宣撫使一級,基本上算是全國中高層的文武要職的全體人員了,再往下就是守禦所千總,同知這類的基層幹部了。李牧這一道聖旨基本上也算是將大清中高階管理幹部一網打盡了。儘管,無論是京城還是地方的官員都對李牧這麼急吼吼的將各地的文武大員調入京師的用意不清楚,但是這個時候卻無人敢質詢,畢竟京城之外新立的幾千座新墳足夠將所有的質疑堵回去了。敢於質疑皇帝命令的,都在墳裡躺著呢。

儘管明面上大家不敢質疑,但是暗地裡的猜測到是不少,不過不時的從宮中到是有小道訊息流傳出來,說皇上之所以這麼著急的著急地方重臣主要是被鰲拜欺壓的怕了,想要收攏權利,因此,趁著這個機會見見各位大臣,建立威嚴收攏人心。

不管這個訊息是真是假,不過,原本不安定的心卻是安分了不少,大家都聚集在驛館之中等待召見。

年關一點點的接近了,京城上下開始張燈結綵,無論是有錢的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穿上新衣新帽,帶上銀錢採辦年貨,再拮据的家庭在過年這一天也會琢磨著做一頓餃子吃。李牧這今天的生活也是十分的瀟灑,除了修行和吃御膳房做出來的美食之外,就是在府庫和皇室寶庫之內亂逛。

這是歷代皇家近千年的收藏,儘管大多都是瓷器、書畫和各種擺件,但是李牧還是從裡面找到了幾十件可以帶出劇情的物品。儘管都是黑鐵級別的東西,但是賣個幾萬價值點還是可以做到的。獲得了一筆以外之財的李牧心裡美滋滋的。

不過,在陰曆三十這天的下午,李牧傳了一道密旨出宮,將之前特意宣來的吳之榮宣進了宮。

聽到皇帝宣見吳之榮又驚又喜。驚的是皇上居然會知道自己這麼一個小小知府的名字。而喜的是,這次進入皇帝的眼中如果成為了皇帝的近臣那麼他日後升官發財就指日可待了。

帶著,一份憧憬,一份幻想,一份喜悅,一份激動,吳之榮跟隨著小太監邁入了李牧的書房。

“臣,吳之榮見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吳之榮低著頭看到一件皇袍在自己面前晃悠就急忙跪倒施禮。

“嗯,你就是蘇州巡撫吳之榮?”一個清冷的聲音問道。

“正是微臣。”吳之榮低著頭回答。

“莊家的明史案是你舉報的吧。”那個聲音繼續詢問。

“嗯,正是微臣。”吳之榮頭上的汗冒了出來,明史案是他透過鰲拜的手辦理的,如果皇帝因為這個把他定為鰲拜同黨那麼他可就完了。

“好,很好,你真是大清的肱骨之臣,你說朕應該怎麼賞你呢。”

“都是微臣的分內之事,不敢奢求賞賜。”吳之榮內心鬆了一口氣,總算不是翻舊賬的,看來這件事情算是過去了。

“哎,有功之臣怎麼能不賞呢,既然你為大清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對你的新主子這麼忠心耿耿,那麼,朕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蠱不惑【苗疆】

松葉堪為酒

倒計時相愛+番外

嬌羞胡蘿蔔

嬌養雲雀

泠閣吖

摯愛者

黃爻

禁止戀愛[電競]

晏雙笙

蠱系美人:主播她對大哥下蠱了?

紅茶花ob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