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96 章,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爾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抬高,最終發生決堤。”

“並且,因為水土流失,水土中的營養物質也被黃河沖刷走,導致黃河中上游兩岸營養不足,種植作物也缺少肥力。”

“如果說黃河砍伐導致決堤時間太久遠並不可考,那麼長江是很容易對照的。”

“三國魏晉時期,我們國內才開始長江流域的大開發。”

“之前不是沒有哦開發長江流域,而是沒有那麼多人口湧入定居,力度稍顯薄弱。”

“從那之後,長江兩岸的樹木也遭受了砍伐。”

“在三國魏晉乃至隋唐,基本沒有聽說過長江水患。”

“但是越往後的朝代,長江水患越為明顯,如果放任發展下去,長江遲早會稱為下一個黃河。”

“好在我們國家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新中國大力發展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工程,大力治理河水汙染後,我們現在的黃河不僅河水清澈,兩岸更是都是植被,水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長江黃河的泛濫次數更是已經達到了隋唐五代時期的水平,相信在我們持續的治理下,最終能夠馴服這兩條暴躁的母親河。”

聽到伍愛華的話,住在長江黃河兩岸的居民都驚訝地長大了嘴巴。

“馴服長江黃河?”

“他們這麼說,不怕觸怒河神嗎?”

“黃河竟然不是一直以來都幾年氾濫一次?以前竟然是四十年才一次?”黃河流域的居民羨慕地說道:“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毀了家園

!”

四十年意味著可能一代人都沒見過黃河氾濫的樣子。

“我們國家真正的森林枯竭,應該是從北宋開始計算,但是早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北方中原地區的森林就已經沒有古木的存在,甚至森林資源也是處於枯竭的狀態。”

“不過,隋唐時期,部分人群其實就已經有保護生物和植樹造林的意識了,說起這部分群體,讓大家猜的話,大家可能想不出有什麼人會這麼幹,但是一說出來,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伍愛華笑道:“就是佛教僧侶及佛教信徒!”

“隋唐時期,佛教就有放生池和植樹造林活動了。”伍愛華說道:“他們會放生很多生物,將其視為功德,並且熱衷於在寺廟附近種植樹木。”

“根據歷史記載,唐高祖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僧人叫慧曼,他在海虞山隱居的時候,就鼓動他的弟子和信眾栽種了數十萬的樹木。”

“事實上,放生池的存在,從隋唐一直延續到了現代,只是隋唐放生可能是真的在積累功德,現代放生完全是積累孽債。”

“每一個沒有仔細研究就放生入侵物種的人,既然你們相信放生能讓你們修行,那我相信入侵物種殺死的所有本土物種的孽債一定會記在你們身上!”伍愛華說起來就氣憤:“知不知道沒有天敵的入侵物種有多可怕?!”

“我們常常看到沙雕新聞,說法國大閘蟹氾濫影響河道工程,評論開玩笑派出幾萬個華國人就能吃光,事實上,我國也面臨著嚴重的生物入侵,例如小龍蝦和牛蛙,都是非常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

【確實非常危險,我的每一斤肥肉,小龍蝦和牛蛙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那種被我們吃到絕種甚至要養殖的危險嗎?】

【來到華國前,在國內沒有天敵的小龍蝦和牛蛙軍團一落地就呼喊:兄弟們衝啊!來到華國後,發現自己的天敵是華國人的小龍蝦和牛蛙軍團:兄弟們!風緊扯呼!】

【哈哈哈哈笑死,華國人才是它們最大的天敵】

伍愛華也看笑了,笑完之後又忍不住說道:“其實這些事是沙雕新聞,但也真的是地獄笑話,因為但凡是個不能吃、不好吃的入侵物種,我們國家對付起來也非常麻煩。”

“比如說大家已經都知道的福壽螺,還有一些放生喜歡放的龜類。”

【真的!這不是笑話,要嚴厲抵制放生入侵物種!】

【有些人是真的不怕孽力反噬,之前我制止,還被罵了】

“不僅放生存在這個問題,大家出國回來,沒事也別帶一些奇奇怪怪的生物特產,有些帶回國內,是真的會引起大麻煩的!”

【2024年了,怎麼還有人不相信張騫精選和鄭和嚴選?沒被他兩帶回來的,是真的不好吃,沒事就不要嘗試了啊!】

張騫和鄭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怎麼連老婆也重生了

山山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