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00 章,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爾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想老朱,那就是天選打工人啊!童年給地主放牛,少年父母雙亡,災害之下就沒有吃飽過,青年天下大亂,從小兵小頭目做起,衝鋒陷陣一線拼殺,打仗打到中年當了皇帝,夜以繼日每天肝,皇后太子嫡孫都死在自己前面頗受打擊,就這樣還活到了七十多……不敢想象他但凡養生一點,是不是能突破八十九十一百歲】

看到這裡的朱元璋再次破防:老妻和大兒怎麼都拋下自己先走了啊!

看著朱元璋這幅樣子,朱標摸了摸鼻子:不是,爹,你活到了七十啊!那時候兒子我都四十好幾了,死在您前面……也很正常吧?甚至都不算是英年早逝了啊!

事實上,歷史上朱標死去的時候,朱元璋都六十四歲了,作為一個少年捱餓、槍林彈雨、天天加班的老年人,他是真的身體好才熬死了兒子。

“還有設立軍機處專一事權最後把自己和親密的好弟弟副皇帝怡親王一起累死在朝政上的雍正,網上之前有流傳他的每日工作時間表,我帶大家一起看看。”伍愛華說著,開始念起了雍正的作息。

雍正:不是,為什麼要看朕的作息啊?

不對,等等,你說朕和朕的十三弟都被政務累死了?!那些大臣都沒事嗎?他們是幹什麼吃的?這麼尸位素餐?!

“根據清朝歷史記載,雍正帝每天早上凌晨4點起床,5點開始上朝,聽朝臣彙報直到7點多,然後8點吃早餐,八點半給皇太后情感,9點開始批閱奏摺、找朝臣商量朝政,下午1點吃午餐,午休一小會兒,2點起床後繼續批閱奏摺、召見大臣,6點吃點點心

() 作為晚餐,然後拜佛祭祖、檢查兒子學習情況,或者繼續加班,9點到11點和嬪妃交流感情,然後睡覺。”

“據說,雍正每天晚上只睡4到5個小時,並且全年無休,一年只休息三天,勞模程度直逼明初的官員。”

【看他這個作息,我覺得還好啊?這就算勤政了,那我們算什麼?】

【我們算牛馬啊!牛馬怎麼能和皇帝比?】

【他甚至每天還有5個小時的時間禮佛、檢查孩子作業、和老婆交流感情!】

【那是每天睡4個多小時換來的,人家11點多睡4點起床,和打工人每天兩三點睡七八點起床沒區別】

聽聞雍正這個作息,朱元璋很欣賞:“雖然這韃子皇帝治理能力不太行,但是確實勤勉,也算有一個優點。”

伍愛華卻不太贊同:“寸有所長,作為一個統治者,學會怎麼用人遠比事事親力親為要重要。”

“在雍正鍥而不捨的作死之下,明明他爹和他兒子都能活到七老八十,他五十來歲就噶了,而且被他往死裡用的弟弟怡親王更是四十來歲就噶了。”

雍正看向怡親王:“十三弟回府好好休息休息?”

“看看人家楊堅和李世民,人家也沒有勤政的名聲啊,但是論起明君排行榜,那不是在清朝的皇帝們之上?”伍愛華這番開始了拉踩。

雖然但是,除了清朝皇帝和朱元璋,大家很難不贊同。

“兩人不僅知道怎麼用人,對於選拔賢能也很上心,楊堅就率先開啟了科舉制度,而後李世民將其發揚光大。”

“不得不說,楊堅廢除九品中正制,採用科舉制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在之後唐宋元明清的歷朝歷代,科舉都成為了有能之士的進階渠道,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採取中考、高考的形式選拔人才,並且堅決貫徹落實‘逢進必考’的原則,錄用公務員也基本全靠公務員考試。”

“科舉制度的創立給了寒門學子進身之階,同時也造就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主流思想。”

“時至今日,東亞社會層面,對於一個好學生的評價,永遠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要學習成績好。”

“作為一個現行考試製度的受益者,對此我只能大喊一句:楊堅牛b!”伍愛華振臂高呼。

劉徹偏頭看向邊上奮筆疾書的小吏:“都記下了嗎?”

小吏連忙把記錄紙遞交給劉徹。

“考試確實是簡單明瞭,但是帶兵能力也不能從考試裡考出來,不然不都是趙括的紙上談兵?這辦法不太適合將領的選拔,還是適合用來排除不支援朕的官員,要不然,朕給朝堂上的官員們組織一場考試,看得順眼的提前透點題?”

看不順眼的,當然是藉口能力不夠直接開掉啊!這樣所有人都會支援朕打匈奴了呢!劉徹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怎麼連老婆也重生了

山山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