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 蕭衍動手,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裡的徐州,治所彭城,就是漢高祖劉邦老家那個徐州,也是後世那個“徐州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五十餘次”的徐州。
南朝的設定僑州,一方面是為了安置北方逃難的百姓,一方面也是為了體現自己是正統,在今江蘇鎮江為南徐州,治所丹陽。
如今南梁的南徐州刺史,就是那個給蕭寶夤寫信的蕭衍的皇子蕭綜。
元法僧雖然在清河王倒臺後,迅速投靠了江陽王元乂,但是依然惶恐不安。
朝廷派中書舍人張文伯出使徐州,巡查地方,但是元法僧在徐州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整個徐州上下的憤怒,元法僧害怕當地豪族向張文伯告狀,就在路上截殺了張文伯。
等殺了人之後,元法僧又開始惶恐,害怕朝堂發現他殺人的端倪,免去他徐州刺史的職位。
於是元法僧向蕭衍寫信,請求以北徐州之地歸附南梁。
陳慶之看著自己侍奉了半輩子的君主,他明白蕭衍的心思。
浮山堰之敗後,蕭衍對於北伐的雄心壯志消退,不願意再打這種滅國規模的戰役了。
而北魏也在宣武帝后朝政混亂,所以雙方的爭奪都集中在邊境的城市上。
比如《與陳伯之書》中的陳伯之,先是帶城投降北魏,接著又重新投降南梁,這種反覆橫跳的邊關大將不少。
這邊北魏的北徐州刺史寫信給蕭衍要投降南梁,南梁的南徐州刺史皇子蕭綜寫信給蕭寶夤要投靠北魏。
這種奇觀也只有在南北朝時期才會見到。
如果元法僧真的要投靠大梁,那確實是奪取徐州的最好機會。
徐州作為江淮重鎮,戰略意義毋庸置疑。只是那元法僧到底是不是真的投降,萬一這是北魏的陷阱,故意引誘南梁大軍北上埋伏呢?隨著年紀增長,蕭衍曾經透過軍事手段北伐一統天下的壯志消退。
他就像是一個日益謹慎的老商賈,已經不想著開拓新的商路,只想要將原來的生意做好。
如果有可以投資的專案,蕭衍也不介意用點小錢投資一下,但是讓他下重注是不可能了。
蕭衍看著陳慶之說道:“子云,給你三千兵馬,讓你去北徐州接應元法僧,你可願意?”
陳慶之沒有思考,他立刻就說道:
“臣願意!”
陳慶之等待這樣的機會已經很久了,他從擔任蕭衍的屬臣開始,就一直想要進步。
只可惜陳慶之的門第實在是太低了,只能從蕭衍身邊的近臣開始做。
這些年來,他將蕭衍賞賜的積蓄都用來蓄養門客,勉強夠拉起了一支親信部曲。
雖然蕭衍只願意投資三千兵馬,但是陳慶之還是想要抓住這樣的機會。
蕭衍將陳慶之扶起來說道:“若是能取徐州,不失將軍之位!”
陳慶之激動的全身顫抖起來,雖然在文化上南朝要比胡人建立的北魏開放包容。
但是蕭衍登基以來,執行了比北朝更加嚴厲的門第制度。
蕭衍將本來在劉宋時期已經衰落的東晉高門重新抬起來,按照門第授予他們官職。
蕭衍這麼做,大概也是有感於南齊末年武人藩將專權的教訓,他認為推廣儒學,任用這些“品德高尚”的高門子弟,能夠扭轉南齊末年的社會風氣。
不過在更新提拔這些東晉高門之外,蕭衍也提拔了當年跟隨他在竟陵王蕭子良麾下的友人,比如沈約、謝眺等人,也將他們提拔成高門。
為了安置這些上品高門,蕭衍還不斷新設州郡,南梁州一級的行政區劃,是北魏州的兩倍還多,其中有的州所轄的區域只有一郡一縣。
陳慶之門第太低,雖然從資歷上他很早就追隨蕭衍,但是依然被視作“恩幸”這類的臣子,被南梁高門出身的大臣輕視。
這次終於有了立功的機會,陳慶之自然格外珍惜,準備將自己蓄養的門客私兵全部帶上。
蕭衍又說道:“益州那邊可以作為偏師,朝廷大軍不能輕動,可以讓南平郡王帶領益州兵試試,聽說如今佔據益州的索虜將領蘇澤是個羽林軍戶出身,在梁州不得人心,若是能攻下漢中,那也是意外之喜了。”——梁州,武興城。
除了被派往高平城的慕容紹宗之外,蘇澤麾下的將領齊聚在武興,包括留在梁州的李存真,甚至連被蘇澤安置在金城的亞父李統都來了。
蘇澤的妹妹蘇玉瑤也隨著亞父來到了武興,此外蘇澤還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女兒。
安娘子懷抱著女兒見到蘇澤的時候,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