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脫實向虛,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59章
脫實向虛
韋孝寬說道:
“府兵是目前最好的制度,但是前提是有田可授。”
“有恆產則有恆心,但是天下的土地是恆常的,人口卻是增長的。”
“我看將軍府的賬冊,在敦煌能足授露田六十畝,但是在河州只能授四十畝,在梁州也只能授田三十畝。”
“如果算上人口蕃息,等二十年後,能半授其田就不錯了。”
“再有為官所得的世田,軍功賞賜的世田,新授的田越來越少,那府兵制度就難以為繼了。”
蘇澤嘆息了一聲,任何制度都是這樣的。
如今南北的土地性質完全不同。
北魏自從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後,土地的權屬是國有的,土地也是國家交給你耕種的。
南方則是私有土地的莊園制度。
正如同韋孝寬所說的,如果沒有戰亂,只要人口自然增長兩三代人,土地就不夠分了。
甚至不需要兩三代人。
唐代的均田制度和府兵制度,嚴格的說也就是從唐初持續到了唐高宗時期,均田制就已經形同虛設,而府兵制度也已經快要破產了。
這也才兩代人而已。
而且唐代的均田府兵制度,還是在西魏北齊混戰,隋末大亂這些天災兵禍,導致整個中原人口大幅度減少的前提下,最後才撐到兩代的。
孝文帝的授田令,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在富庶的河東地區無法推行了。
不過現在推行授田和府兵制度,是蘇澤要堅持的事情,至於以後的事情,等到天下一統以後再說吧。
眼下來說,府兵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
還是那句話——有恆產有恆心。
古今中外,最好的兵員就是有土地有家人的良家子。
這些人是對國家最忠誠的,同時也是擁有最高素質的兵員。
光是這一點,蘇澤就不能放棄府兵制度。
不過韋孝寬能夠看這麼遠,蘇澤對他更是重視,這果然是一個帥才。
蘇澤說道:
“府兵制度目前是好的,也是我們要堅持下去的,今年我準備在梁州設立十個折衝府,這件事就交給孝寬你來籌辦了。”
韋孝寬一驚,沒想到蘇澤一下子交給自己這麼重要的工作。
折衝府,是府兵制度的基礎,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蘇澤麾下的二蘇之一,這位蘇長史的兄長蘇亮,其中一個重要的差遣就是折衝軍師祭酒,是他締造了整個隴西郡的折衝府體系。
韋孝寬等到蘇澤的重任,卻沒有任何退縮的表情,而是激動的接受了下來。
蘇澤只能感慨,這就是人才和普通人的區別。
遇到機會,人才都是爭著上的。
這時候蘇亮開口說道:“將軍,其實要解決錢糧的問題,還有一個辦法。”
蘇澤看向蘇亮,只聽到蘇亮說道:
“發行佛錢。”
聽到這個答案,蘇澤沉默了下來。
當年洛陽發行佛錢的時候,蘇澤就帶著陳留公主大賺了一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操作上,蘇澤其實都有大量的經驗。
但是他本能上很牴觸這種竭澤而漁的辦法。
但是實際上,現在的貨幣制度,和後世的貨幣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
甚至可以說,無論是北魏的佛錢,還是蕭衍搞出來的鐵錢,其實還是有很大的時代合理性的。
如果爆論一點,印錢是一種調節貧富差距的好辦法。
原因也很簡單,普通百姓手裡是沒有錢的。
甚至不要說是普通百姓,當時整個南朝使用貨幣的地區,也就是建康、江陵、益州等幾個經濟發達地區。
北方的情況也差不多,除了洛陽、關中、河東等幾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其餘的地方也都是很少用錢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
既然沒有錢,那濫發貨幣的通脹,其實和大部分的老百姓沒有關係。
濫發貨幣洗劫的,其實是手裡擁有貨幣的豪強和商人。
這點就和後世的印度,曾經下令廢除大額鈔票一樣。
貧民根本沒有大額鈔票,這些大額鈔票都是用來行賄或者逃稅的,廢鈔其實是政府和富人爭奪財富。
南梁發行的鐵錢,其實也是和南梁的官員和地主爭奪財富。
南梁畸形的土地政策,加上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