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新功能:隨從升級,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丹陽公軍情中說,自崔延伯戰敗後,關中的兵力一直缺損嚴重,如今涇州又叛,所以請求朝堂增兵,這倒是合理的請求。”
在場眾人都點點頭,元乂卻皺著眉。
伱們都說要增兵,可是兵從哪裡來?但是關中實在是太重要了,若是賊軍攻破潼關,那隨時都可以攻打洛陽。
元乂示意元深繼續說下去。
元深說道:
“當從洛陽再委派一名大將,帶兵入關中支援蕭大都督。”
元乂問道:
“兵自何出?”
元深說道:
“從並、定、冀州募兵。”
元乂環視在場的漢人宰相執政們,特別是之前作為清河王黨羽,被清理出朝堂的吏部尚書崔亮,此時也坐在門下省內。
並、定、冀,這幾州都是北魏最精華最富庶的河東諸州。
自清河王執政以來,漢人高門在這些州坐大,元深說要幕兵,要招募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的軍隊,當然不可能從老百姓那邊抓壯丁,要募的兵也是這些地方世家大族的私兵。
比如冀州的清河崔氏,和擔任冀州刺史的司空張彝之子清河張氏,這些家族都有高質量的私兵可以使用。
正是因為這些世家大族盤根錯節,所以江陽王元乂在兩次政變,都沒有牽連這些漢人高門。
如今到了這些漢人高門出力的時候了。
被元乂注視,在家養病了很久,但是紅光滿面的崔亮說道:“不知道江陽王屬意的出征主將人選是?”
江陽王也聽出來了,這是崔亮等漢人世家,向自己討要籌碼。
元乂再次看向元深,元深對上了崔亮說道:
“這一次領兵的必定是大魏宗室,本王推薦北海郡王元顥為主將。”
北海郡王元顥,其父是孝文皇帝的第七子元祥。
元祥容貌美麗,舉止得體。孝文帝臨終的時候,被任命為顧命大臣,輔佐宣武帝登基。
宣武帝在位主要就做了兩件事,崇信佛法和打壓宗室,元祥最為宗室中有名望的,也被誣陷謀反處死。
元祥死後不久就平反,元顥就繼承了北海郡王的爵位。
元乂點點頭,北海郡王元顥也曾經向自己行賄過,他曾經出任徐州和南朝對峙,也是有軍事經驗的,作為領兵主將的人選也是合適的。
崔亮也點頭,他接著說道:
“屬下以為副將當從冀州本地選任,冀州主簿崔穆可為之任。”
一聽這個崔穆就是出自清河崔氏,在場的宰相執政們都露出厭惡的表情。
現在門下省議事,已經到了“舉賢不避親”的地步了嗎?
雙方推薦自己的手下,都已經到了完全不避諱的階段。
元乂很清楚,北海郡王元顥肯定是走了元深的路子,而崔穆乾脆就是崔亮的同族。
但是隻要能解決關中的問題,元乂也只能讓步。
他點頭說道:“那就如此!下令從並、定、冀州募兵,由北海郡王為徵西將軍,冀州主簿崔穆為七兵尚書,輔佐北海郡王入關中支援蕭寶夤。”——建康城,同泰寺。
今日是同泰寺內九級浮圖竣工封底的日子,大梁皇帝蕭衍親自駕臨同泰寺,觀看佛塔加上金頂。
在場大臣齊聲口呼佛法,蕭衍端坐在帝輦上,覺得自己的功德又加深了一些。
蕭衍親自主持完剩餘的儀式,又在隨從陪伴下進入同泰寺後的僧舍。
這些日子,蕭衍偶爾會出宮住在僧舍,在佛寺中修身養性。
不過今天蕭衍不想要念經,而是讓近侍拿來了棋盤。
一身白袍的陳慶之端坐在蕭衍對面,拿起了一枚黑子。
圍棋棋子的黑白兩色代表著陰陽之道:
白色代表陽,即乾坤的乾,意為“天”,天為尊;黑色代表陰,即乾坤的坤,意為“地”,地為卑。
地位高的白色棋子先行,是當時公認的規則。
蕭衍琴棋書畫樣樣皆通,他灑脫的說道:“今日佛祖面前,無君臣尊卑,黑子先走。”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