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荒唐的時代(5k),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冰雪融化,化作河流進入河西走廊,滋養了這片地區,形成帶狀的綠洲,這才有了敦煌、張掖、武威這些城市。
蘇澤竟然能夠帶人翻越祁連山!在敦煌人眼中,蘇澤所帶領的軍隊已經是天兵了!但是蘇澤還是說道:“我不熟悉河西地理,還請令狐軍主給我講解一二。”
蘇澤都禮賢下士到這個地步了,令狐虯只能說道:“那卑職只能班門弄斧了。”
“將軍,敦煌之圍已解,但是高車人的軍隊還在玉門關附近。”
“此次帶兵圍困敦煌的,是高車左賢王伊匐,他此時的王帳也在玉門。”
蘇澤點點頭,圍城的高車人如此不堪一擊,和他們的主將不在也有關係。
其實蘇澤最好的辦法還是乘勝追擊,立刻趕往玉門擊潰高車主力。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翻越當金山口的人馬損失不小,特別是騎兵戰馬損失很大,急需要補充戰馬才能恢復戰鬥力。
河西走廊之所以叫做走廊,就是因為整個河西太長了!從敦煌到玉門關,在地圖上不遠,實際上騎兵也要走五天。
蘇澤從西平城出發,抵達當金山口後翻越山口,也用了足足三十天時間,現在整個軍隊都已經非常疲憊了。
所以蘇澤才決定先在甘泉河邊上休整,從高車人的戰馬中挑選良駒補充進軍中,處理高車俘虜。
令狐虯繼續說道:“蘇將軍,玉門和中原關隘完全不同,守玉門靠的是水。”
“水?”
令狐虯說道:“玉門以南是祁連山,以北就是連綿的戈壁大漠,無論是行商還是行軍,都必須要在玉門補充水,所以才有玉門關。”
蘇澤點點頭,玉門和潼關這種佔據了山川之力,本身就是重要通道節點的關隘不同,這座關周圍並沒有高山,也沒有天險,但是就靠著控制了水源,玉門同樣是天下險關。
如果不攻破玉門,大軍就無法補充水,對於古代軍隊無疑是致命的。
繞過去?從玉門往北都是戈壁荒漠,寸草不生。
玉門關的防禦在明代還得到了一次加強,大明在玉門關以北還修建了嘉峪關,把戈壁繞行的路都給堵上了。
但是玉門關同樣也有一個問題,因為守玉門關需要控制水源,所以必須要大量軍隊來防禦。
唐代在玉門關駐軍玉門軍,全軍上下足有七千人,這其中就算是包含了隨軍家屬,那正規軍也有兩千。
玉門失陷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涼州不願意派兵守玉門,所以才被高車人鑽了空子。
明白了玉門關的情況後,蘇澤也知道了伊匐為什麼要親自巡視玉門,對高車人來說,比起圍攻孤城敦煌,守衛玉門堵截涼州的援軍才更重要。
蘇澤明白了玉門的局勢後,虛心向令狐虯問道:“令狐軍主的軍策是?”令狐虯立刻說道:“卑職的方法,就是一個‘困’字,涼州興兵在玉門東,我們行軍在玉門西,玉門綠洲的承載能力有限,雖然有水源但是糧食不足,只要困住高車人,他們早晚就會投降。”
蘇澤看向令狐虯,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這令狐虯肯定是有什麼私人恩怨在裡面,自己被高車人圍困了幾個月,現在也要去圍困高車人。
但是仔細想想,令狐虯這才是最好的方法,只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兩面圍困的辦法,還需要涼州那邊也發兵配合才行。
令狐虯看出了蘇澤的想法,他主動請纓道:“卑職可以攜帶水囊穿越戈壁,前往張掖報信,請求元刺史發兵。”
蘇澤點頭說道:“善,那就請令狐軍主立刻啟程,等我軍休整完畢,我們就前往玉門拖住高車人。”
兩人相談甚歡,這時候蘇澤才發現,最應該出現在軍營中的那個人竟然沒來。
“元郡守呢?”
令狐虯尷尬的說道:“敦煌城之圍解了之後,元郡守認為是自己虔誠感動了佛祖,才有將軍神兵天降解救敦煌,於是。。。”
“於是什麼?”
“於是元郡守舍生寺廟,剃度落髮作了沙彌。”
“什麼?”
蘇澤已經知道南北朝這幫人的離譜程度,但是也沒想到會這麼離譜。
老子帶兵翻山越嶺解救敦煌,你元榮這個敦煌郡守不來勞軍感激,竟然覺得是自己唸佛抄經的功勞?還搞什麼捨身寺院,你擱這兒cos梁武帝呢?
不對,蕭衍第一次捨身同泰寺是公元527年的事情了,看來蕭衍才是學人的。
蘇澤面色古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