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張掖丹霞和山丹牧場(5k),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澤看來,什麼金武威銀張掖,都比不上這山丹馬場!站在蘇澤身後的蘇綽侯景等人也直勾勾的看著這片龐大的馬場,只看到馬群肆意的在草場上賓士,侯景看到這麼多馬,忍不住嚥了咽口水,這能夠裝備多少騎兵啊!蘇澤喊來了張掖本地豪強,向他們問道:“河西(山丹)草場有戰馬多少?牲畜幾何?”
一名匈奴豪帥打扮的本地豪強站出來說道:“河西草場如今有馬三萬匹,槖駝牛羊半之。”
蘇澤皺起眉頭說道:“本將軍就任河西之前,曾經查過太尉府的資料,在孝文皇帝時期,河西馬場有馬十萬,怎麼現在就剩下三萬了?”
眾人看向草場,果然覺得草盛馬稀,如此豐美的草場卻只養這麼點馬,實在是太浪費了。
侯景出身六鎮,更是覺得這幫人暴殄天物,如果讓他管理這個馬場,他一定要將馬場上養滿了馬!
安娘子也是直流口水,槖駝半之,那就是說這片馬上的駱駝有一萬多頭!一直見到河西馬場,安娘子才意識到中原王朝的強大!
就是這麼龐大的畜群,蘇澤卻還是不滿意的樣子。
蘇澤皺眉說道:“世祖‘以河西水草豐美,用為牧地,畜其蕃息’,曾經在整個河西四郡養馬百萬匹,孝文皇帝建河西馬場,養馬十萬,怎麼不到二十年就剩下這麼點了?”
而且仔細看去,河西馬場上的馬群並不高大,有些馬都有些瘦弱。
張掖豪族全都沉默不語,蘇澤知道馬場衰落肯定有隱情,見到眾人不願意當眾說,於是說道:
“今日已經晚了,就在馬場附近紮營,明日再趕路吧。”
眾人看向頭頂上的太陽,這會兒才過正午?這叫天色已晚?但是蘇澤既然讓紮營,那眾人也只能在馬場附近紮營。
等到日落之後,蘇澤果然等到了客人。
“蘇將軍,卑職來回答您白天的疑問。”
來的人就是早上介紹山丹馬場情況的匈奴豪帥,蘇澤明白他當眾詢問馬場的情況,其中必然有些秘辛不能當眾說,對方也算是機靈,聽懂了自己的潛臺詞,天黑之後就來自己營房說明情況。
“你叫沮渠奚來,是沮渠蒙遜之後吧?”
匈奴豪帥立刻說到:“卑職祖上正是北涼王。”
沮渠蒙遜是五涼最後一涼北涼的建立者,沮渠是匈奴的部落名,建國後遂以此為姓,後來北涼被拓跋燾攻破涼州後滅亡。
沮渠奚來應該就是在北涼滅國後,被安排在張掖的王室旁支後裔,他的家族對張掖的情況自然是最瞭解的。
“河西馬場為什麼會凋敝至此?”
沮渠奚來說道:“自從孝文皇帝遷都洛陽後,河西馬場的戰馬數量就一直在下降,能夠進獻的戰馬品質也在下降,如今洛陽已經不用河西馬場進獻的馬當做軍馬了。”
蘇澤點頭,他在洛陽的時候就已經發現這件事了。
孝文帝時期,北魏是不缺馬的。
北魏本就是遊牧民族起家,那時候不僅僅平城附近養馬,在河西也養馬,整個帝國的北方都在養馬。
在孝文帝執政時期,對南朝作戰可以輕鬆抽出十萬的騎兵,在對北方作戰的時候也是動輒幾萬的騎兵。
可是到了如今,禁軍出征連戰馬都湊不齊,洛陽的馬價格越來越高,普通底層軍官都分不到馬。
不用說,一定是朝堂的馬政出了問題。
果不其然,沮渠奚來說道:“我大魏建國以來,在漠南、河西、河陽建設牧場,設定牧監,為朝廷養馬。”
蘇澤點頭,北魏作為馬上起家的王朝,歷代帝王對馬政非常重視,專門開闢國營馬場養馬。
河西馬場,就是拓跋燾滅亡北涼後,在河西制定的馬場,朝廷在河西馬場設定牧監,招募牧民為朝廷養馬。
沮渠奚來說道:“可自宣武帝始,歷任牧監貪鄙,導致養馬戶不堪重負逃亡,河西馬場的數量和質量不斷下降,而因為湊不齊進貢朝廷需要的馬,牧監只能加強對剩餘馬戶的盤剝,還出臺法律嚴懲馬戶逃亡,但是這樣做反而讓更多的養馬戶逃亡,河西馬場日益凋敝。”
蘇澤心中氣憤又無可奈何,北魏馬政經歷了幾十年的經營,在孝文帝時期達到了最高峰。
當年北魏號稱控弦之士百萬,國家儲備了大量的戰馬準備南下一統。
可等到孝文帝死後,北魏在鍾離之戰被南朝擊敗,徹底失去了一統天下的雄心。
而曾經養馬百萬的國家馬政,就在這二十年來迅速凋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