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九天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自然生長,深層心理學,蓮花九天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家也許會發現:心理分析總是反反覆覆在圍繞同一個話題進行。

明明已經透過分析解決了的“退行滿足”、“人格偏離”,“偶像崇拜”,又會大同小異地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難道心理分析還是無法解決疾病復發的問題?

如果有這種疑惑也是正常的。

但只要把這些反覆出現的話題當成一種自然生長的現象,你就會發現:同一個內容,在不同時期會呈現不同的含義。

就像一株幼苗,總是盯著,也不見長;但實際上卻在不斷生長,每個生長期的形態都不相同。

也可以發現:在前面分析得出的致病原因,似乎都可以馬上作出評判:“你不應該這樣?你看,你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得病,太不應該了。只要不這樣,你以後就再也不會生病了!”

但是到了後來,這些看似不言而喻的致病原因又變得有合理性。

那些評判也就降低了價值。

無怪乎患者有時明明已想明白,但還是差一點達到完全康復。

這就是自然生長的道理。

比如:就一位患者腦海中經常出現親人去世的強迫恐懼思維。

這在前面的分析就是:這是一種“退行滿足”,一定要以親人的離去為代價,才能夠激發他的勇氣。

一般人只要受到一點危脅,他馬上能激發本能的抗拒。

而對有些人來說,這種危脅要極端擴大,才能夠產生本能的抗拒。

所以說是“退行滿足”。

這個時候,可能大多數心理醫生都會給他建議:只要“寸土必爭“,不後退,你的勇氣就會全部激發出來,不再患病。

這似乎是無可厚非的。

正是因為他的後退,才會想到以死亡為底線。

現在只要向前進,就不存在這種恐懼思維了。

但是,即便解釋得如此深入,還只是意識層面的,最多是比較接近潛意識層面的。

透過以後的深入,這種“退行滿足”會自然生長一種更加接近自然本能的含義:

親人的去世的強迫想像,不斷在提醒他: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為何還要害怕當下的一些事和一些人呢?

親人難道不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嗎?

外界的人和事,相比於親人,何以如此在意呢?

到以後還可以自然生長為:

原來他是在潛意識中能夠接受親人的去世,而不會因為親人的離世讓自己萬念俱灰;或者說他根本不明白死的概念.

這種接受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永遠活在我心中。

也就仍然有勇氣面對生活。自然也不會害怕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行為,會引起別人關注,然後危脅到自己的父母.

以前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為那時在面對災難時,他的本能免疫機制被意外阻擋,意外逃避了災難.

現在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出現:腦海中出現誇大的災難印象,以喚起相應的本能免疫機制.

每個健康人的潛意識中都應該具有這種天生的懵懂。否則,親人的去世,會讓他們一蹶不振,無法繼續生活。

正是具有這種面對死亡的懵懂,他才能夠面對現實生活中許多巨大得難以承受的困難和挫折。

還有前面所說的,一個善良的男孩喜歡一個女孩,可那個女孩卻喜歡壞壞的男生。

導致他轉換人格,模仿壞男生,導致善良與惡的強迫衝突。

但自然生長到後來就是:善良男孩本來也有正常的“壞”的一面,只是因為愛情的刺激極度放大了這種壞,而導致強迫。

也不是空穴來風,吸收了完全陌生的“壞”。

只是現在,他的心理機制出現異常,本來屬於潛意識的,無法感知的東西,比如說死亡,一下子變成了有意識的。

所以他會異常恐懼,形成強迫。

與此類似的,前面所說的:一個男孩只有勇氣去喜歡“內心陰暗”或“受傷”的女孩。

因為只有在她自暴自棄或受傷的時候,他才覺得自己有機會去追求她。

前面分析的結論是:這個男孩太沒自信,不敢正常和其他追求者競爭,追求陽光女孩。

自然生長的結果就是:這個女孩是他母親的象徵。母親在他遙遠的記憶中確實受過傷,他必須要關注並與她一同戰勝傷害!

還有:很多患者害怕關注一些學術、理論方面的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路求生:我的資源箱能開兩次

龍潛

黑色禁斷系列2慾海

徹夜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