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假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我是誰(14),鬼屋夜話,謝絕假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4
星期天下午16:17分,葉娉正坐在沙發裡看電視,在樓下看小吃攤子的媽媽忽然回家來了。
她們家所住這棟老樓房,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一棟五樓一底、磚混結構的老式樓房。她們家住在三樓2號。這棟老樓房原來是xx造紙廠的家屬樓。因為葉娉的爸爸原來是造紙廠的職工,所以分得了這套兩室一廳的房屋。
那個年代,還沒有商品房這個概念。單位的房子都是無償地分配給職工住。不過,一般單位都會存在米少僧多的矛盾,尤其是象造紙廠這樣的大單位,房源問題更是突出。因此,要想分到這樣一套在當時還算理想的住房的話,得憑很多條件。除了職工的工齡、職稱、職務、是否結婚、家庭人口狀況、是否有私家住房等因素外,與領導的關係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能分到條件比較理想的住房的職工不多。絕大多數職工,只能住在廠裡的單身宿舍裡。資歷最淺的年輕工人,甚至連單身宿舍也分不到,而要象學生一樣,住在大宿舍裡。
葉娉的爸爸雖然在廠裡沒有什麼職稱、職務,和領導的關係也一般,但因為工齡等其他條件有一定優勢,加之又給領導送了幾次禮,所以終於分到了這套住房。
葉娉上小學一年級時,父母因性格不合等原因離婚了。爸爸從此搬了出去,幾年後又另組了家庭。所以這套住房一直由葉娉和媽媽居住。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紙廠為了解決這棟樓房的產權歸屬問題,透過與住戶們協商,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每戶人家向廠方補繳了三萬元錢後,廠方便將這些住房的產權正式轉到了私人的名下。葉娉的媽媽雖然不是廠裡的職工,但因為葉娉的爸爸已經另有住房,因此廠方還是讓她繳了款。
雖然只有52平方米,但房屋佈局很緊湊,功能也算完備。除了兩間臥室外,飯廳、客廳、觀景陽臺、生活陽臺、衛生間全都有,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葉娉的媽媽高學琴一直靠賣小吃為生。她家的小吃攤子就擺在這個家屬院的大門口。以前只有廠裡的職工以及家屬們來照顧她的生意,因此一直生意很清淡。但自從十年前,紙廠因城市規劃原因,被政府勒令搬遷出主城之後,這裡很快便淹沒在新城的包圍之中,以前廠裡的一塊大壩子也變成了新大街的一部分。她的生意也因此好了起來。每天的毛收入都能上80元,生意特別好時,還會上百元。因此家裡雖然不富裕,但生活倒不成問題。
葉娉猜到媽媽回家的目的,卻故做不知,繼續看自己的電視。
“你怎麼還沒回學校?明天就要上課了,還呆在家裡看電視!”媽媽一邊換拖鞋,一邊問女兒。
“今天不想回學校,明天早點起床,趕公交車去學校也一樣。”
“這樣好不好呀?你們的班主任不管嗎?”
“有些同學以前也這樣做過。”
媽媽本來是回來看女兒回學校沒有,聽女兒說得輕描淡寫,嘆息一聲,也不再勸,進屋坐下。
她當然不知道,葉娉之所以不願回學校,是因為害怕那幾個女生。
星期五那天在車上受到的侮辱,就象在傷口上撒鹽一樣,讓她心靈上再次受到了難以撫平的創傷。
但她知道媽媽是個膽小怕事的人,所以回家後一直沒有對媽媽說。舅舅雖然生得孔武有力,但她不願意什麼事情都去麻煩舅舅,而且她也害怕那幾個女生將那些秘密,甚至她的祼照公諸於眾!如果舅舅和媽媽知道她曾今受到過那樣嚴重的侮辱的話,她別說在學校裡,就是在家裡也從此抬不起頭來。
因此,她雖然對那幾個女生恨得要死,常常在走神時,在心裡詛咒她們。卻一個字也沒對媽媽講。
母女倆坐在沙發上,默看了一會電視後,媽媽便又準備去看攤子。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了拍門聲。高學琴以為是鄰居來拍門,一邊答應一邊去開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