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假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我是誰(36),鬼屋夜話,謝絕假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我會不會已經死了?現在的我其實已經不是葉娉,而是梅芳華!?難怪我學習突然變好了,難怪我會覺得自己看過那部《紅衣少女》電影,難怪我會突然迷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武俠小說!”
葉娉忽又想到一個問題:假如自己真的已經不是葉娉,而是梅芳華,或者是梅芳華的替身的話,那麼今天收到梅芳華的親人為她燒的‘紙錢’還說得過去,但上次那些錢又是什麼名目呢?
她呆想一陣,問李建安道:“除了鬼節外,還有哪些日子也要燒紙錢?”
李建安微笑道:“這裡面講究可多了,我也不太清楚。只大概瞭解一些。比如清明節、過年、正月十五、還有死者的生日、祭日等日子,就要燒紙錢。”
葉娉點點頭,暗忖:“難道那天是她的生日或者祭日?”
張薇感嘆道:“古代人真奇怪,究竟是誰第一個想到要給死去的親人燒紙錢的呀?還有,陽間的人又怎麼知道陰間的錢是什麼樣子的呢?”
李建安笑笑道:“是誰第一個燒紙錢,也有兩種傳說。”
張薇好奇道:“又有兩種傳說?”
李建安乾咳一聲,也在花壇邊坐下來,講道:“第一個傳說是:東漢時期的蔡倫改良了造紙術後,生意興隆,賺錢無數。他的哥哥蔡莫和嫂嫂慧娘見了十分羨慕。慧娘便叫蔡莫向蔡倫學造紙。但是蔡莫的恆心不夠,工夫尚未學到家就急忙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品質低劣,乏人問津,夫婦二人眼見滿屋子的紙張賣不出去,十分憂愁。
“最後,慧娘情急智生,想出了一條妙計。這天晚上,鄰居們忽然聽到蔡莫在家裡嚎啕大哭,於是進屋詢問。蔡莫說道:‘我老婆昨天晚上忽得急病死了,因此哭泣。’鄰居們聽了都很同情,勸慰一番後,便回家去。
“次日,蔡莫當著鄰居的面,又在慧孃的棺前放聲大哭。並一邊哭訴,一邊燒紙。鄰居們見他燒紙,都覺奇怪。正要發問,忽然聽見棺材裡傳出慧孃的叫聲:‘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以為是鬼魂在叫,都嚇得大驚失色,只有一個膽大的人鼓起勇氣上前開啟了棺蓋。
“棺蓋一開,慧娘便跳了出來,對鄰居們說,自己死後到了陰間,閻王讓她推磨受苦。因為蔡莫燒給她很多錢,所以小鬼們都爭著為她推磨。她又把錢交給閻王,閻王便放她回來了。蔡莫明知妻子在胡說八道,卻故意問道:‘我沒有給你送錢呀,你的錢是從哪兒來的?’慧娘指著火堆說:‘那就是錢啊!陰間是以紙當紙的’。蔡莫聽了,忙又抱了兩大捆的紙來燒,說是要讓陰間的爹孃也少受點苦。
“鄰居們見狀,信以為真,心想紙錢原來有這麼大的用處,於是紛紛掏錢買蔡莫造的紙。訊息傳開後,不到幾天,蔡莫家的紙便都賣光了。由於慧娘‘還陽’的這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給祖先焚香燒紙。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張薇苦笑道:“是不是真的呀?聽起來有點意思。”
李建安笑道:“是不是真的,倒不好說。我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張薇佩服道:“李建安,我今天才發現你不但學習好,其他知識也很豐富!”
李建安謙虛地笑笑。瞟了一眼葉娉,見她默不作聲,以為她在回味自己講的故事,興致更濃,說道:“第二個傳說也很有意思。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裡非常貧窮,母親去世後連副棺材都買不起,只好把屍體停放於家中。一位朋友很是好奇,問他為何不埋葬母親。辛孝堂不好意思說沒錢葬母,便撒謊說:‘母親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們相依為命幾十年了,現在母親去世了,我實在捨不得她離開,想留她在家裡,多陪她幾天,儘儘孝心。’朋友聽了非常感動,認為他是一個大孝子。此事傳開後,人們紛紛仿效,親人過世後,都儘量把屍體停在家中,時間越長,越表示自己有孝心。
“一天,縣令的母親去世了,當時正值酷暑,天氣炎熱,縣令覺得放在家裡很不妥,但不放一段時間,又怕別人說他不孝。他左思右想,最後決定將母親的遺體放到寺廟裡去,讓和尚守著,自己經常去看看同樣盡了孝心。於是命人將屍體抬進了寺廟,對主持說道:‘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廟裡更好超度。’
“老和尚這幾日正好有別的事情,沒有時間看管屍首,便把這個苦差交給了廟裡的小和尚。那小和尚陪著死人本就有些害怕,兩天過後,死人身上發出臭味更將他燻得受不了,於是找來幾把稻草在房內燒,以沖淡臭氣。但稻草燒完了,天還沒有亮,小和尚於是又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