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劉邦費盡心機求借兵 項羽三番五次來試探,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沛公,報仇去吧!別忘了你我的約定啊。”項羽高聲說道,其聲如洪鐘,震徹營帳。那聲音彷彿能穿透厚重的營帳,直抵人心。項羽身材高大威猛,站在那裡猶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目光炯炯,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和霸氣。“項將軍,你放心,這五千兵馬,我一個不會給你少帶回來,謝謝項將軍。”劉邦趕忙跪拜謝道,額頭觸地,姿態極盡謙卑。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顫抖,既是因為對項羽的敬畏,也是因為內心的激動和緊張。劉邦深知,這五千兵馬對於他來說,是復仇的希望,是改變命運的契機。“謝謝項將軍。”眾人見此,也紛紛跟著劉邦一起跪拜項羽,齊聲高呼,聲音在營帳中迴盪。眾人的聲音參差不齊,但都充滿了對項羽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期待。劉邦本想找項羽借兵攻打沛縣,誰料對方根本沒將他放在眼裡,還沒等他開口,就直接給打臉了,甚至毫不留情地安排他們住進了那又髒又臭的馬廄裡。那馬廄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糞便隨處可見,蚊蟲亂飛。面對這赤裸裸毫不掩飾的羞辱,劉邦的小弟們個個義憤填膺,怒目圓睜,紛紛叫嚷著要回去。“主公,你沒看出來嗎?那個人就拿鼻子孔看人,他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傢伙,這是什麼意思嘛!”樊噲怒衝衝地說道,額頭上青筋暴起。樊噲本就是個急性子,此刻更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衝出去與項羽理論一番。眾人立刻附和說到:“走、我們走,留下住馬廄有什麼意思!”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情緒激動,彷彿隨時都要爆發。“行了行了行了,這不是挺好嗎?離他們遠點,別囉嗦了,趕快收拾。”劉邦說道,聲音中雖帶著一絲鎮定,但他自己又何嘗願意受這窩囊氣。可他心裡清楚,相比於在外面顛沛流離地流浪,有這樣一塊落腳之地,總歸要安全得多。劉邦心裡明白,此時的衝動只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必須忍耐,等待時機。這時,張良勸他,既然都已經來了,不如儘快將自己的想法告知項羽。張良一向足智多謀,他深知劉邦的困境,也明白只有藉助項羽的力量,才有一線生機。劉邦聽後也覺得長痛不如短痛,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了中軍大帳。不出預料,項羽聽到他來了,連看都懶得看一眼,滿臉鄙視地說到:“為何事尖叫啊。”項羽坐在那寬大的座椅上,頭也不抬,彷彿劉邦的到來對他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劉邦趕忙回答:“早就聽說項將軍是大義之人,能救人於水火,”劉邦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誠懇而恭敬。“救誰”。項羽目光凌厲地問到。項羽的目光如同利劍一般,直刺劉邦的內心,讓他感到一陣寒意。“救我”。劉邦迅速回道。“何事就說吧”。項羽語氣冷淡地田答。劉邦隨即長嘆了一口氣,感慨萬分地說道:“我如今身陷囹圄,全因為一個叛徒,”劉邦的聲音充滿了悲憤和無奈,彷彿在向項羽訴說著自己的冤屈。項羽本就是一個任俠好義之人,所以聽到叛徒兩字,便立馬來了興趣,神色略微一動。劉邦見他有了反應,趕緊將自己遭雍齒背叛的事如實相告,言辭懇切,聲淚俱下。“項將軍啊,那雍齒本是我的部下,我待他不薄,可他卻為了一點私利,投靠了魏王。如今沛縣被他所佔,我的家人和兄弟們都受苦受難。我劉邦實在是走投無路,才來求將軍相助啊。”劉邦說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最後才小心翼翼地提出想要借一些兵馬去報仇。不料話音剛落,項羽便直接拒絕:“開什麼玩笑,我身負軍令,豈能隨意調動士卒。”項羽的聲音冰冷而堅決,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這個我知道,可是我劉邦平生最恨的就是這種為了一點兒…”話未說完就坐在一邊的軍椅上。“這是你該做的地兒嗎?”項羽怒喝道,雙目圓睜,滿是威嚴。項羽的怒吼如同驚雷一般,在營帳中炸響。劉邦被嚇得趕緊退到一旁,他知道光說自己的困境不足以說動項羽,於是便開始添油加醋地轉移矛盾,試圖說服項羽借兵給他。劉邦怒不可遏,破口大罵:“雍齒這個無恥之徒,賣國求榮的小人!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居然就投靠了魏王。我們是什麼人?我們是楚人啊!豈能向魏王低頭,反正我不服!”劉邦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決絕,彷彿要將雍齒生吞活剝。項羽聽聞,神色微微一動。他心中對於背叛者的痛恨被劉邦的話語觸動。劉邦繼續說道:“項將軍,咱們楚人就該有楚人的骨氣,豈能輕易屈服!”劉邦目光堅定地看著項羽,試圖喚起他的共鳴。此話一出,直擊項羽的軟肋。要知道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復興楚國,最恨的除了秦人,就是背叛國家的楚人。項羽盯著劉邦,說道:“劉邦,你也是楚人,所以我暫且信你。”項羽的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然帶著一絲警惕。劉邦連忙拱手:“多謝項將軍。”項羽接著說道:“那你說,你需要借多少人?五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